浅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突出“赏”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张文宏
[导读]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心理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张文宏
        保山市曙光学校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心理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美术鉴赏是一种主观活动,人脑的能动性在这场鉴赏活动中充分展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鉴赏作为一种人与艺术的联系形式,鉴赏结果会因人的差异而有不同。鉴赏的过程大多为:最初通过视觉进行信息接收,再通过人脑进行合理的联想,鉴赏者与艺术共鸣,逐步提升审美修养。基于此,笔者对于高中美术教育鉴赏教学突出“赏”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 ; 艺术鉴赏  ;课程改革
        引言:当我们站在艺术品面前,静静欣赏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在内心中生出一份喜爱和陶醉的情感。这份情感不仅仅来自于主观的视觉享受,更多的来自于自身对艺术的认知,个人结合情绪产生的想象。人的认识越多,其审美的层次就越高,“赏”的层次也越高,这就是高中么秘书兼上教学的核心要素。
        
        一、美术鉴赏的意义
特别是湘教版高中美术教材,选编的内容更是富有层次性和艺术性,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审美。在新课改强调综合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意义重大。美术的鉴赏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立足于时代的美术作品的题材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对于时代的情绪,引起极大的共鸣。对学生引起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并且将这份印象作用于人格。美术鉴赏还可以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情趣,当学生拥有了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之后,他的生活也会是五彩缤纷,充满生机和正能量的。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美术欣赏在学生情商美商培养上,有着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的美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艺术作品还可以拓宽人们的认知渠道,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来了解美术作品创作时的时代场景和风味人情,这对于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如:《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后人可以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研究,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北宋都城贸易、交通的繁荣景象。许多未知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对于画作的解读找到答案,帮助世人感受北宋的时代风貌。


        
        二、艺术来源于生活
美术鉴赏,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就是鉴赏者通过自己的视觉初步感知艺术品后,再结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去评价和感知作品。这种较为高级的能力应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产生联系的意识,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核心思想,并且将对于美的感受反哺于生活。每个时有属于每个时代的艺术,在感受前人的艺术成就之时也要审视现代,承上启下,更好的做好美术鉴赏教学。
以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五课《审美自律》的教学为例。在这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们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和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了解中国古代书法和文人画以及19世纪西方艺术的几个代表流派,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到一定的感悟。教师可以先播放画作相关朝代的视频,层层递进,不宜求快。真正做到以”赏“为核心,让学生感受审美自律在历朝历代中对于中国书法和文人画的影响。再阅读p37页的引言,找出古代与现代美术创作风格之间的不同之处。学生们在总结过程中很快得出零散的结论,这时老师在加以总结,精炼语言。从前的美术依附于时代,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时代对美术家提出了一定的时代任务,为了现实需要而创作;如今的美术创作十分开放,更多的体现出了创作者的个人风格和思想,为时代而创作变成了为人所创作。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带着陶醉的情绪,进入了更深层次的“赏”。老师播放《兰亭序》的图片,带领学生们进行欣赏,感悟书法家们自前人传承而下的那份审美自律。接着再介绍《早春图》《珊瑚笔架图》《潇湘奇观图》《墨梅图》等古人的优秀画作,让学生们在“赏”中感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特点,在了解这些之后,老师可以切回画作的界面,让学生们带着了解之后再次欣赏,感受山水画、文人画这两种不同流派画作中文人们的审美自律,促进学生们也养成自己的审美自律。
        
        三、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美商
高中美术教育鉴赏的“赏”字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高中美术教学需要我们的教师提高美术素养,提升专业知识。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哲学、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多个维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扫清在“赏”中的障碍。艺术鉴赏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不管是什么人,都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我们的课堂要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部分没有艺术细胞和鉴赏基础的学生也能参与进来。我们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工具来进行课堂演示,引入学生进入相关环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吸收情况加以判断。“赏”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生搬硬套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对艺术鉴赏的兴趣,得不偿失。成为学生感受艺术之美的引路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此,我们教师要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创新性教学,更好的带领学生“赏”艺术之宏大绮丽,鉴艺术之变化万千。


        【参考文献】
[1]刘超.“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思考[J].新课程,2020(42):30-31.
[2]王培宏.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