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杨石玉
[导读] 在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非常重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

        杨石玉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恒达中学  030800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非常重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够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利用体育知识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就素质拓展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展开讨论,详细分析现如今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层次探索出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性策略。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措施
引言
素质教学是我国现代教学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生在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老师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挑战和团队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感官感知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得学生在强化体质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1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根据个体差异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并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差异发展关系。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心理、身体等全面发展。但是在初中教学中,体育教学不受重视,导致学生上课参与度不高,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一些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程设置,进而影响教师上课积极性,不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导致学生也不重视体育课。甚至有些学校直接取消体育课程,让其他主课替代体育课。这些做法不但影响了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        质。学生身体未得到充分锻炼,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重视初中体育教学,并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促进体育教育教学发展。
2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待提升
在现如今的体育教育中,有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参与,教师没能有效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依旧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教师就让学生自行展开自由活        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非常少,很难在体育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也不利于营造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兴趣得不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低。
2.2安全意识薄弱
素质拓展训练本身就是一项安全性不高的训练方式,它旨在挑战学生的极限,这就使得伴随着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提高的还有安全问题。如今,我国对拓展训练中安全防护知识的普及力度还十分缺乏,不仅表现在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还表现在安全问题频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身安全,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措施
        3.1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高效课程拓展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是非常单一的,学生基本都是在教师的领导下,开展机械化学习与训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也不能有效感受体育教学的乐趣。不过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形式就会变得灵活多变,也给活动内容增添很大的趣味性,高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投身于体育锻炼中。教师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时候,需要时刻遵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基本原则,不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训练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对学生的训练状态做出引导,学生如果出现不规范的训练动作,教师及时指正。

教师在进行拓展学习训练的时候,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难度的调整,循序渐进地拓展,加大难度,激发学生体育运动潜力,培养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例如,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时,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趣味        性花式接力跳活动,在培养学生弹跳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更好地配合,大胆尝试接力跳的花样,进一步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畏惧感,使学生大胆进行活动,不断增加信心和勇气,提高对体育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兴趣,并且高效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强化身体素质训练。
3.2加强和完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教育应是一门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在活动中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升体能素质,更要培养其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老师在课程改革中,不仅是实施者,还是开发者和建设者,老师要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对于课程内容进行新的创设。这就需要掌握基本的课本研究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探索体育教育的学习精神与设计新的方法,可以尝试        去拓展体育课程资源,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努力提高教研能力,如设计教学案例、自制教学器械、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学习小组等。体育老师是体育活动的重要引导者,老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作为体育老师,要具有积极向上的行为和开朗的谈吐,在体育活动中,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深入学生群体,通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活动项目为出发点,改编学生活动,融入体育课堂,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课余时间会练习打篮球,作为专业老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篮球运动融合到体育教学中。就练习150米短跑的时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爆发力。老师组织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在短跑中提升兴趣,将自己喜欢的运动与其融合。此时学生会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可以边运球,边跑步,既能够提升活动的趣味性,还能够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可谓        一举两得。体育老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作为依据,制定具有高质量的教学方案,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核心,总体评价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进而提升素质训练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3.3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通过素质拓展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减轻学生压力。在素质拓展前,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备课中充分考虑所有学生需求,进而营造出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拓展项目没有兴趣,应积极与学生交流,耐心倾听学生建议。在学生思考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例如,在立定跳远中,都是标准的动作,有的学生跳得远,有的学生跳得近。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并与教师交流。教师先        让学生自己思考,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是力气不够,还是手臂摆动力度不够。学生在几次实验后,最终跳出较为满意的距离。由此可见,在体育课上,教师只是知识的引领者,只有        学生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升。通过素质拓展培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形成自我探索能力,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结语
现代社会,作为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力以及挑战困难的勇气。拓展训练具有思想性、挑战性以及趣味性,将拓展训练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为以后学生更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彩云.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J].甘肃教育,2020(03):106.
[2]季含笑.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新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41.
[3]邹来超.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问题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18.
[4]邵景钰,汪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4(13).
[5]姜春萍.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J].运动,20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