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融合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阮俊俏
[导读] 英语学科是小学阶段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而课内外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

        阮俊俏
        阳江市实验小学   广东省  阳江市 529500

        摘要:英语学科是小学阶段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而课内外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强化学生英语素养。把课外内阅读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对此,本文介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融合课内外阅读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
        培养各个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改落实后对教学的新要求。小学英语教学也应该满足教学要求,老师要积极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特别是阅读教学,需要在重视课内阅读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丰富学生阅读内容,使学生喜欢阅读英语文章,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英语课程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选择的阅读材料深浅不同
        如果想要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那么就需要意识到阅读材料的重要性,阅读材料是开展阅读教学的载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常来讲,阅读教材难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都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等,无法激发学生开展阅读的积极性,为阅读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师开始意识到要为学生选择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但是在选择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教学难易程度带来较大的影响。因为无法选择难度相同的阅读材料,为教学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1]。
        (二)只重视传授学生语法知识以及记忆单词,缺乏较强的趣味性
        因为大部分英语老师无法整体把控阅读材料,开展阅读教学运用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通常都是运用过去经常使用的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解以及讲解阅读材料中的语法知识上,将阅读教学当做课文教学,为学生讲解生词,一句一词进行翻译,将各种语法知识书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记笔记,没有意识到要适当对学生开展阅读方法的指导及教学,学生往往会感觉阅读学习缺乏趣味性,无法积极主动加入到阅读中,以致于阅读课教学效率一直无法提升,同时还出现各种问题。
        (三)无法提出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学生无法积极进行思考
        一些英语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使用相同的阅读材料,提出问题不同,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老师设计的问题不到位导致的,总的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首先,老师低估学生自身的能力,布置的问题难度比较低,一些问题甚至只需要学生回答“No”等就可以,并且,老师在为学生提问时,其自身的语气就可以让学生猜测到答案是什么。当老师提出这种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准确回答出最后答案,看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际上,学生没有思考就已经知道最终答案。其次,老师高估学生自身的能力,提出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学生无法得出最终答案。小学生缺乏丰富的词汇量,生活经验比较少,一旦问题难度比较大,那么学生无法快速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氛围,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允许学生使用汉语进行回答。这样一来,英语课堂慢慢演变成知识课堂,影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的策略
        (一)构建轻松的课堂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
        构建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能够有效优化课内外阅读的质量,英语老师在开展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借助问题、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展示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使其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开展阅读的积极性。
        譬如,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在根据《My favourite season》这节内容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单词,像是summer等。首先,在开展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学生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某个季节?在不同的季节需要穿什么样的衣服等问题。其次,老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各个季节的图片,为学生营造每个季节不同的场景,同时为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先为学生画一个大大的太阳,引导学生根据夏天的天气、景色、活动以及衣服等进行思考,夏天时天气非常炎热,知了在枝头吱吱的叫着,女孩们穿着好看的裙子聚在一起嬉笑打闹,男孩子们穿着帅气的短裤半袖躲在树荫下讨论着周末一起去游泳。为学生构建夏天的场景,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还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无话可说的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有趣的阅读情境,让学生感觉自己好像身处在相应的情境中,调动学生阅读课内外书籍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充分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到一起。
        (二)利用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阅读书籍
        如果想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且需要老师悉心耐心的指导,若是缺乏老师的指导,那么就会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也无法掌握丰富的阅读技巧,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理解能力,挑选合理的阅读书籍[2]。
        例如,在针对《At the farm》这节内容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该节内容的学习重点以及学习难点。其次,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本节知识中主要讲述哪些内容,这节内容主要为学生讲解各种动物,且学生很喜欢各种可爱的动物,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渗透德育教学,让学生建立保护动物的意识以及想法,使其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善待动物以及保护动物。最后,老师选择一些和保护动物有关的书籍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像是《10Reasonstolovepenguin》等绘本,确保课外阅读书籍主题和教材内容相符,进而强化学生自身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定期组织多样化的课内外阅读活动
        在开展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各种阅读活动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开展阅读的热情,加强阅读过程中的互动。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考虑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进度等,设计各种主题的阅读活动,像是阅读比赛活动等,利用一些奖励制度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最终提高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效果[3]。
        举个例子,在针对《There is a big bed》这篇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组织教学活动。首先,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家是什么样的,为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家的设计,学生会对其他人的家产生一定的兴趣。其次,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房间的平面图,其中什么物品都没有,要求学生针对这个平面图对开展设计,为学生举办房屋设计大赛。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设计个性化的房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联想能力。最后,老师可以针对学生设计的图纸进行评价,最终选择出最好的一幅作品,给予学生相应的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参与设计大赛的积极性。通过组织丰富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想象力,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总结语
        在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到一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完善英语教学的效果,所以,老师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自身英语思维的提高,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立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J].新课程(上),2019,(3):48-48.
[2]边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8):148-149.
[3]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27):180-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