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汽修“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杭晓林
[导读] 在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交通基础建设愈发完善的驱动下,

        杭晓林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交通基础建设愈发完善的驱动下,汽车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逐渐提升,中职汽修专业作为输送相关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其教学优化工作尤为关键。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为相关教师优化专业教学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引言
在时代与社会协同发展影响下,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其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内容之余,对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应用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各项职业素养培养功罪愈发重视。一体化教学作为兼顾知识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在当下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途径,成为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中职汽修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中职学院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社会逐步发展时,如若教师依然使用过去的教育方式会暴露一些问题。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时,可能会分别展开,造成两者之间并不照应,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之间存有明显的区别,没有办法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过理实一体化教育手段,可以有效弥补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加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影响。不只是让学生学习与掌握更多的汽修理论知识,也应该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与能力,构建良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两者之间加强良好交流。
(二)促进课程体系与教材的改革
在现阶段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体系并不完善以及不科学,主要展现在文化课程方面,造成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出现了脱节。在此,汽修教材内容并不完善,并且教学水平需要提高。经过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在实际接轨的前提下,实现教材内容与理论知识的良好整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满足。
二、中职汽修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探究
1.更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
基于汽车产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传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中的简单灌输形式显然不适用于当下的专业教学。为此,教师可借助一体化教学理念,重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以此构建贴合一体化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一体化教学内容提清晰合理的教学指导的同时,也能强化专业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紧密性,帮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准[1]。例如,在《电源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的课时教学中,教师可针对蓄电池的维护专业知识内容,建立一体化教学目标,如在蓄电池的外部维护与检查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根据实训过程自主总结其维护检查步骤,并依照自主总结步骤再次进行检修维护,验证是否存在错漏。相较于传统汽修专业教学中直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蓄电池外部维护与检查步骤,令其依照步骤进行实训的教学形式,提供未经整理的知识内容供学生利用实训实践自主总结维护步骤的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思考空间,以此促使其在带有明确学习目的的情况下进行实训,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同时进行的一体化教学,令学生深入分析“电解液渗漏现象观察”“蓄电池冲洗”“极柱桩头清理”等步骤的实际要求与作用,真正将相应汽修知识转化为自身思考理解认知,提升自身专业学习水平。
2.构建新型教学场所
受课堂教学环境限制,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一体化教学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及时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无法发挥一体化教学实际作用。

为此,教师应在一体化教学要求指导下,合理选择或创建汽修专业教学课堂,以此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能够及时利用汽修设备进行实训,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的一体化教学[2]。例如,在《悬架性能检查》的课时教学中,针对其课程知识内容综合性较强的特性,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与便捷性,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展示按压车体法、跌落法、共振法以及制动法等汽车悬架性能检查方法的应用方式与其具体作用过程,令学生先行通过直观观察多媒体动态展示的信息内容,明确课程专业知识构成,进而通过与教师一同操控多媒体设备展示的各项检测模型,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模拟演练,令学生在观察检测模型运作的过程中,整合归纳相应专业知识内容,实现一体化教学。相较于传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设备的专业课堂可帮助教师摆脱传统课堂环境的部分限制,以此结合课堂教学要求以及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及时为学生提供兼具学习与实践演练功能的汽修课堂。除此之外,教师也可通过提升汽修实验室应用比重,或与合作企业厂商联合,将真实汽车检修维护环境作为教学环境,多维度践行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学生在实际专业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综合掌握专业课程知识内容。
        3.实践操作,尊重学生主体
经过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激情,将他们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践技能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其和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紧密关联。在我国中职学校实际发展过程当中,汽修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育手段全面落实时,需要保证指导工作的顺利展开,让学生投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当中,根据演示教育教学,明确具体的注意事项和实际操作情况,保证实际操作活动的顺利开展。
比如,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曲柄连杆机构”的过程当中,要保证随堂检测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保证活塞连杆组检测以及拆装等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一,使用手锤或者是橡胶锤将活塞连杆组直接推出来,之后使用装卸钳将活塞环直接拆除下来。第二,把活塞连杆组直接放入60℃的水当中,让其维持良好的热状态,实现活塞的拆卸。第三,对曲轴进行转动,保证拆卸工作的顺利展开。这个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自身存有的问题以及错误,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指引之下,感知到具体操作的趣味性,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与能力。
4.教学评价,反思探究过程
在当前的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实一体化教育手段落在实处,保证教育评价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评价主要是探究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手段在我国汽修课程当中运用的主要渠道,其包含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展开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当前的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展开评价,指引他们在不断探究以及反思活动当中得以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中职教育的众多课程当中,汽修专业课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对学生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在当前的新课改大环境之下,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育,将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手段落在实处,明确该教育方式在我国汽修课程当中的具体落实渠道。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保证实践操作活动以及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学生投入实际操作活动当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汽修专业课程知识,推动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琪.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J].新一代,2018(5):15-16.
[2]龙木.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J].学习周报·教与学,2019(8):57-58.
作者简介:杭晓林,1963年2月,男,汉族,江苏盐城,本科,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汽车维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