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强
朔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山西 朔州 036002
摘要:班主任都有两项最基本的任务,一是要管理好班级,在全班范围内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学风。另一方面要高效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同时要协调其他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高课堂效率,较好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工作事务繁杂,十分辛苦,如何能够快速融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同时,也要保留作为教师的威严,这都考验着每一位班主任的智慧。下面将我的一些做法与心得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小学班级管理;教育实践
导言:
在现代教育中,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那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现就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谈自己的体会。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就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潜心钻研并掌握班级管理艺术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作为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源”,我认为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班主任在学校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因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古语说的:“言足以为人师,行足以为世范”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班主任的字、班主任的谈吐、班主任的某些个性化行为、班主任的衣着打扮都有学生暗暗模仿,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为模仿,而是一种内心对这个班主任的崇拜,确切的说是一种人格崇拜。人格崇拜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无意识的特征,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我带的班级里,我习惯每节课前在班内巡视一周,当看到学生无意仍在地板上的纸屑就随手捡起,放到教室外的垃圾箱内。一段时间后,每当我进入教室,同学们急忙看一下自己周围地板是否有垃圾,如果有,主动捡起。久而久之,我班的地板上再也没有学生随意仍的垃圾了。
同样,班主任渊博的学识会在学生中产生一种精神动力和催人进取的压力。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一种崇拜感,就会自觉的对该门功课产生兴趣,乐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只有依靠深厚的文化修养才能赢得学生的钦佩,才能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班主任丰富的知识、超众的能力、高尚的人格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
2 防微杜渐,勤于沟通
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最频繁地,也是最重要的,与学生的沟通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效果。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须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要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中捕捉学生思想情感的变化,科学预测问题的趋势,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例如我班一名性格内向的学生通过我的个别教育后,他低下了头显出内疚的表情,我知道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他没有用语言表达,但我已经准确判断学生的内心活动,因此抓住此时机结束了谈话,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沟通时机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当学生的情绪良好,与老师的感情融洽,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时,和他们交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就会受到良好地教育效果。反之,学生情绪不佳,或是情绪激动时,尤其是对老师的作法产生抵触情绪时,不宜立即进行交流,当然交流时机不是等来的,班主任要要积极创造条件,亲近学生促进教育时机的到来。
3 鼓励竞争,激发潜能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一)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二)设立定期评价制度:以《评价手册》和月评表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
(三)建立互助组:以互助小组、1+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四)奖励和批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4 目标先导,有的放矢
目标指引前进的方向。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
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
5 纲举目张,唯才是举
要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干部的工作包括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选拔是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自举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组成后,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虽然有些学生在幼儿园担任过班干部,但进入小学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班主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培养是使用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光使用不教育,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班主任要大胆地使用他们。对工作中的困难要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对表现突出,工作、组织能力超群的干部,要积极向学生会推荐,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做好学生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爱才不荐、大材小用。
6 结论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
班主任工作参考资料:
[1]贺乐凡主编. 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1期..P8-9.
[3]白铭欣主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P29-30
[4]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2004.36-54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2006
[6]叶澜、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2000.59-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2007.2-45
[8]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2006.34-95
[9]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0] 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1] 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2] 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2003
[13]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