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模式构建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郑玲
[导读]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郑玲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小学  重庆  合川区  401538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读写结合的形式将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减轻学生对于写作的畏惧心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小学写作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读写结合

前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对学生的终身受益。小学写作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最大程度的激发,使学生乐于投入到写作练习中,更好的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一、加强阅读训练
        想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要有效利用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发展。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强化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可以先叙述与课文相关的内容,然后与课文知识进行对照,在进行课文的学习,就能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在学习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书写与课文相类似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将阅读中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写作教学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还有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作家的写作手法以及写作风格,使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效的运用,提高文章质量。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1]。
二、进行仿写训练
        仿写是读写结合模式的基本形式。仿写充分的利用了小学生热爱模仿的心理,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而且,模仿对于学生来讲是最容易完成的教学方法,仿写的教学形式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形式上的仿写入手,也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以另一种新形式书写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作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经典的文章让学生模仿,学习经典作品以及作家的写作方式,帮助学生达成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内容改写为剧本的形式,让学生在课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造,在对话的补充中加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不仅能够提高读写结合策略的趣味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实现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达成最佳的作文教学效果[2]。


三、续写教材文章
        续写是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中有效的训练方法。学生在原本教材文章理解的层次上进行适当合理的想象,并拓展联想,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延续,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续写练习,学生能够加深对语文阅读材料的理解,更深层次的将文章的内涵挖掘,同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主动的对知识进行续写,大胆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在写作教学中体会阅读文章不仅能够获取语文知识,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在学习《凡卡》一课时,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后,引导学生大胆联想,进行续写。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续写,并不是盲目的随意进行续写,要根据原文的内容来进行续写,并且还要对文章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以后才能够续写。引导学生想象凡卡会得到他想要的生活吗?能够回到爷爷的身边吗?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给文章进行续写,凡卡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为文章中作者没有写的部分来进行补充和描述,将凡卡以后的生活展示给大家。看看谁的想法新颖,续写的文章有创意,而且还没有脱离原文。续写,虽然是写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离开原文,在原文的基础上,脱离的原文的续写就没有意义了。续写文章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四、创新评价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学,都要提升学生情感层面的教育要求。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利用评价,促使学生向更好的自己发展。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与写作评价,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的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琢磨推敲,通过反复的阅读感受文章内容的缺陷和不足。学生自主的找到问题所在时,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改正。学生在改正时会大量的查阅相关资料,激起学生创作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积极的评价,即使学生只取得一点点进步,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在不断的赞扬中逐渐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高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3]。
结论:在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一个短期就能实现的目标。因此,教师要为学生长期的学习计划,采取读写结合策略,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训练,进行仿写训练,续写教材文章,同时还要创新评价方式,以多种有效途径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发展,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锦玉.小学语文课“读写结合”的实现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31.
[2]巫秋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229+231.
[3]储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研究[J].名师在线,2018(31):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