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许晓韦
[导读]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同伴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能够有效促进其智力、

        许晓韦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燕都九年一贯制学校      074200    
        摘要: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同伴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能够有效促进其智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该理论为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当然,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也获得了大量的实践证明,并且深受教育界人士的认可和推崇。学生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激励、合作、竞争、评价等方式来开展学习互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顺利完成相关的知识探索任务,并且产生更加深入地认知和理解,从而有效促进其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
引言
        众所周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掌控课堂的教学方式,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实现与学生积极互动,从而使学生在在师生交流、生生对话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获得有价值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我们要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呢?
一、互动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互动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依然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和学生互动的不够频繁。许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流于形式。许多教师认为一问一答的过程就是有效的互动方法,但是实际上这种互动方式往往只是流于表面无法真正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通过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了一定的互动和交流,但是,这种互动往往是理论性的无法从情感上真正的激励起学生。同时,当前的师生互动还存在着片面性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每个班级当中都有许多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许多教师想和学生进行互动的时候总是给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更多的互动机会。而多数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则很难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长此以往,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信心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许多师生之间的互动都是由教师主导着,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无法真正的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本身就是综合学科,将思想和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在思想上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收到的教学效果较差,甚至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及时改变教学模式。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辩论法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传授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生活就是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来源。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有限,生活中所蕴含的一些知识学生很难提取,因此也需要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所要传授的内容将生活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因此也出现了辩论法的教学方式。所谓辩论法的教学方式,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辩论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实就是教师将所要传授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课堂生活化。在讲课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可以设置不一样的情景,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情景中所出现的一些情况,在同学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明白课本所要传授的知识。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真正做到取长补短,了解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

   
        (二)互动升华
        互动教学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将案例引入教学活动之中,案例教学脱胎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现实中发生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案例同时教师也要增加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疑问要及时的进行反馈和解惑,和学生一起探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学生的疑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让学生在理解案例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掌握课堂中的知识点,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学习效率。比如,在进行“公共生活新平台”教学时候,课程的重点就是通过对网络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在和教师的交流中,对于如何使用网络,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有更好的认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在青少年中间讨论度比较高的网络话题,让学生通过课堂辩论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和教师共同探讨和谐网络环境对于生活的影响,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旁边对于辩论过程中一些矛盾的观点进行中肯的评价,对于学生所表达出来的一些观点结合课本与教学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这种过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轻松的学到了课本中的知识点,不会对于课本上的一些内容产生厌倦枯燥的感觉,实现了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1.营造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与学生进行平等地对话,结合学生情况、教学经验、教学内容等方面,合理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全面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需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此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已经在能力范围中尽可能地帮助他人,也能认识到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能够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2.积极鼓励反馈。教师的正确、全面评价和反馈,能够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归属感。如果学生的回答存在一定的偏差,那么教师就应当利用不同的方式给予赞许,并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探究和学习。例如,在教学《中国担当》的内容时,教师就应当创设讨论主题,如“我国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东方朋友’?”。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经常会出现各种灾难与危机。在其他国家遇到困难后,我国总是能够解囊相助,而这也得到了回报,在我国遇到困难后,世界各国也在努力帮助中;有的学生认为,在面对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困难与危机时,我国始终不逃避、不推诿,更不依赖他人,能够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还会积极帮助其他国家。
结束语
        总之,只有通过互动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进行不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互动的效率。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还需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还需要打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在进行互动教学的时候要能够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金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36):77-78.
[2]林亚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57):131.
[3]周婷婷.刍议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52):123.
[4]丁裕忠.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6):20.
[5]吴佃娟.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