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陈朝剑
[导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教学是新课标改革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陈朝剑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小学  重庆  合川区  401538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教学是新课标改革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小学生能够提高自身对于事物发展的认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学习行为,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能够更加积极健康的学习成长。
关键词: 小学教学;综合时间活动;主题学习
        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一定要采用积极创新的教学方式,充分的利用小学教学资源,让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学习中,对于教师所创设的主题产生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发挥出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积极自主的探索,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促进教学活动主题学习的生活化
        小学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特征开展教学活动是一种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学习内容设计的更加生活化,使得小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产生学习动力,进而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中充满热情的自主学习。在新课标改革之后小学生的教学教材中就已经融入了更多贴近生活的实际例子,让小学生在学习时能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对教学内容有着充分的了解,从而加强小学生的思维联想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中调动自身的主观学习意识,积极的参与到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学习中。小学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设定一个主题学习目标,让小学生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索学习,在设计教学主题学习内容时,小学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让小学生能够在参与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时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给教师留下一个完美的形象,让教师更加器重自己,关爱自己,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主题活动的开展一定要与小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会使得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更好,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加深远有意义[1]。比如,小学教师开展了一个主题学习“家乡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教师就可以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对于家乡的河流进行调查,调查方式要让小学生自己选择,可以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去河边进行观察、拍照,然后向教师或者家长请教以前这条小河是什么样的,然后引导小学生想象以后这条小河的发展景象。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小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进行及时记录,这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分享环节中,小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组织好语言进行分享表述,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调查时将调查方法和技巧都进行提示,使得小学生能在实践中思考并且灵活的应用从而掌握住,也让小学生提高了环保意识,让小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条宣传广告的含义,在实践生活中锻炼了自身的综合能力[2]。


        二、利用辅助教学设备,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教师在为小学生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要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设计,让小学生带着满腔热情完成主题学习任务。而在新课标改革中,小学教师将教学观念进行有意识的转变,并且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是生动有趣,使得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富有活力,让教学课堂的氛围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教师所创设的主题学习任务也就能高效的完成[3]。例如,在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中的《 与植物做朋友》,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对这一主题学习活动任务的完成方式进行思考,并让小学生进行分享。有的小学生就提议到户外进行实践观察记录,感受大自然中的植物;有的小学生提议将自己家中养的小盆栽拿到学校来进行观察等很多方式,小学教师对于小学生的提议进行了表扬,但是教师说自己还有一个更有效、更快捷的方式能够完成这项任务,教师设计了一个悬念,使得小学生们充满了好奇,教师将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视频短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小学生们就专注的进行观看,并在观看完之后组织小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中的植物,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教学会让小学生能够进行更真切的感受自然,认识自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出综合能力素养。
        三、巧用天性,寓学于乐
        爱玩是每一个小学生都会有的天性特征,所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学习要发挥出小学生的爱玩天性,将教学活动设计的更加生动有趣,使得小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综合实践教学接受更有效的教育。在传统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小学教师在上课时采用的多是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小学教师在讲台上将教学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让小学生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说中,完成教学知识的吸收,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中,小学生不仅会觉得无聊没有意义,还会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不高,对教师的形象好感度也会降低,使得小学生对于教师不信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无法被保证。小学教师在进行主题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主题学习活动充满娱乐性和操作性,使得小学生能够满含热情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小学生的学生热情被有效的激发出来,就需要将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活化,这样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就能够避免抽象的概念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带来的重大考验,使得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中,让小学生在学习成长中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春晓.关于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策略分析[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3):78-78.
[2]章春霞.多元为梯,为评价增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提高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507(Z1):79-81.
[3]陈德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现状及有效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6):267-267.
[4]乔韩秦璟.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9(3):38-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