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曾剑映
[导读]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历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具体的体现是“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曾剑映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仁爱完小,广西 南宁 530405
        摘要: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历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具体的体现是“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尽管老师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学生仍是“兴趣缺缺”。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能力,开拓学生的写话思路,调动学生的写话积极性,就成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在思想上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观念,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切入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创造性地练写,学生的写话表达能力才能提高,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先看图,后写话。我在教学中将看图写话分成“看图”、“写话”两个方面进行训练。通过探索,为学生的写话开拓了一片新天地。下面以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词语”为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看图;思维;观察
        (一)借助要素,训练学生的看图思维
        训练学生的看图思维,仅仅依靠“看”是远远不够,应该借助写作的要素、观察顺序以及细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片。
        1、利用写作要素,训练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图片。写作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看清图上有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图上的事物间的联系看出来,写出来。如果在看图时,先了解了写作要素,那么观察图片就做到有的放矢。这时,教师出示“谁在哪里做什么?”“怎么做的?”“他们的心情如何?”等句式加以点拨,学生在观察时就能系统地按照这些要素来收集信息,进而组织语言进行写作。教学时,先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图上画了什么?”学生有的答:“小朋友。”有的答:“山坡。”有的答:“黄牛。”写出词语后,教师可以继续点拨:“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学生答:“小朋友在山坡上跑。”为了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老师趁机出示“小朋友在山坡上         地跑。”的句式,让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有了这一句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开口,跃跃欲试。这时又趁机提问:“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引导他们观察人物的表情,有的说:“他们可高兴了。”有的说:“他们一边跑一边笑,快乐极了。”这样,学生说出了完整通顺的句子。
        2、利用观察顺序,训练学生学会有序地观察图片。观察的顺序分为时间顺序、方位顺序、事情发展(图片安排)顺序。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较弱。教会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片,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引导看图时,可以点拨“请大家从上往下观察,有哪些事物?他们是什么样的?”通过让他们按照一定顺序地观察、独立思考后,他们的话厘子也打开了。“天空中有白白的云朵。

”“山坡上有青青的小草。”“老牛在草地上吃草。”“小朋友在草地上奔跑。”这样引导,学生形成了观察的逻辑,也观察得较完整。另外,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只要能说出完整的句子,我都及时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注意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创造条件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有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
        3、注意细节观察,训练学生学会细心地观察图片。
        “细节决定成败。”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能影响学生对图意的领悟,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处观察图画,从而领悟图意,进行写作。图片中的草地绿绿的,那么是春季还是夏季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中小朋友的穿着判断,通过观察,孩子们说出“夏天来了,小朋友穿着短袖和裙子在草地上奔跑。”的句子。因此,细节的观察也不可或缺。
        (二)借助短语或句式,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观察完图画,如何组织语言,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又是一大难题。学生在写的时候,往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虽然写了不少,但是质量不高。因为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还较弱,此时教师的引导就尤为重要了。
        1、利用短语,训练学生把事物说具体。
        刚入学的儿童在生活中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不够规范。在字词教学中,充分利用他们的感性认识和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利用各种形式的短语,训练学生把话说具体。如:(   )的草地,(   )的天空,(   )的小朋友;(  )地奔跑,(  )地笑容.....学生就会展开他们的想象力,和平时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联系起来,词语就会争先恐后地从学生口中说出来。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规范表达能力。
        2、在短语的反复练习中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把短语放到句子里,就是一句完整的话。能把话说完整、具体,写出来的话质量自然就高。在组织写话的时候,老师可以出示“(  )的天空中飘着(  )的云朵。”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通过填空来写句子,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写完整的话。在轻松的学习中,孩子们既认识、了解了事物,复习、巩固了词语,又丰富、发展了语言。
        3、利用主要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为了让学生完整、有序地写话,还可以有针对性提出几个主要问题,巧妙地设计情境,帮助学生把图画内容串联起来。这样通过问题的提示,改正了自己语言表达中的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写作,学生学得开心,写得轻松,而且也发展了语言能力。
        对新课程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取得了很多初步的经验,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找到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梁爱霞.浅析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J].中华传奇,2019(2):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