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片段训练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蔡文晓
[导读] 小学生不会写、写不会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一大难点。

        蔡文晓
        汕尾市城区新港街道渔村小学  广东汕尾  516600
        摘要:小学生不会写、写不会一直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难点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增加认知出现的挑战。他们写字速度慢、很多字不会写,好不容易学会了完整的口头表达,却被要求写一篇作文,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负担,因此很多学生就出现了惧怕作文的现象,为此本文从片段训练的角度出发试图为这一难题提出解决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片段训练;小学生;策略研究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感兴趣、愿意积极尝试,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很容易对身边的事物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特点,选取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通过活动化的方式展开,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要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要选取难度较低的内容,通过片段的方式来激发他们进行写作。
        (一)小学生写作现状
        1.写作兴趣低,以任务型驱动为主
        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写作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兴趣低、不想写、不愿意写,他们宁愿说出来也不愿意写出来,每次写作都要磨蹭好久,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催促,在写的过程中还要时时刻刻地进行监督。每次写作也都图完成任务,一写完就什么也不管了。这其实是因为写作已经给学生笼罩上了一层阴影,导致他们不想写不愿意写。
        2.写作题材单一,套路化形式化
        小学阶段学生写作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写作题材单一,套路化形式化严重。每次让学生写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无非就是爸爸或者妈妈,爷爷或者奶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送我去看病,写我的老师也无非是那么几句,足以见得目前学生的写作题材狭窄,思维不开阔。而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背后也反映出教师在课堂进行写作教学时的思维狭窄,没有与生活接轨。
        3.缺少生活观察,通篇口水话
        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还有一个难题,学生作文通篇都是口水话。让学生写作自己的一天,他们从早上自己起床漱口到最后上床睡觉全盘地写了下来,毫无逻辑重点,通篇都是记流水账。这其实反应的就是学生缺少生活的观察,不知道如何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其实这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观察生活的指导,如何去多角度地运用想象联想观察生活。
        (二)通过片段训练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策略
        1.以读促写,挑选学生适合片段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阅读资源来进行写作教学。课文中的文章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可以作为定篇来进行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把写作教学融入其中。以读促写,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就学会写作。比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文章《翠鸟》的时候就可以将读和写结合起来。
        《翠鸟》这篇文章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儿——翠鸟,它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十分惹孩子们的热爱。在学习《翠鸟》的第一段时我们就可以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还有哪些鸟儿是“紧紧地抓住”苇秆,这时学生反应的就是还有麻雀。在学习翠鸟羽毛描写的时候这一段其实是非常值得教学的“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一段其实有两个教学点,一个是运用了总分的结构。另一个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其实就可以运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过程中。
        2.化段为句,减轻学生写作负担
        小学阶段的学生经常会被大篇的文章吓住,如何减轻他们心理的负担,就可以采用化段为句的方式,把一篇文章化为一个段落,再把一个段落的文章化为几句话,让学生逐个击破。

这时就可以把这部分写作和平时的练习结合起来,在义务教育的课标中也规定了要加强平时练笔,可见我们应该把写作练习放到日常的训练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养成了文章写作。
        在学习《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看到萧红花了很多笔墨在描写这一片园子,里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这一段描写如何把它变成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呢?首先教师要分析这一段描写了什么,可以看到这一段先总写了“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这四种动物,接着就具体地描写了每一种动物,蝴蝶有白蝴蝶和黄蝴蝶,最好看地是大红蝴蝶,因为它浑身带着金粉,其中最有趣地就是描写蜜蜂这一片段,它嗡嗡地飞着,然后满身落到了一朵花上,然后运用了一个比喻的手法,把它的形态都完整地展现了出来。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专注地描写这一句,联系生活想一想蜜蜂还可以是那种形态的,然后选择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现出来,当学生学会写一句时他们其实就克服了写作路上的一大障碍,顺利地写作会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鼓励。
        3.学习仿写,学生写作的便捷途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仿写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写法等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对于小学中段的孩子来说主要是模仿作者的形式和观察的视角、顺序等。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了,入选教科书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其不管是在结构上还是在语言上,或者是选题立意上都是佳作,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文章,恰当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仿写又分为主题的仿写、结构的仿写、语言的仿写。如在《白杨》这篇文章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主题的仿写,想一想除了白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植物还有这样的品质,这时学生就可以充分地发挥联想,比如说我们的竹子、梧桐等等。在结构的仿写上,比如我们学习了《春天在哪里》这篇文章,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按照“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上;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草原上;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竹林里”这样的句式进行创作,学生就可以从夏天,秋天以及冬天的角度进行写作。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语言的仿写,语言的仿写主要是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在《燕子》这篇文章中描写春天景色的片段“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句话其实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绿草和花朵比喻成人,他们在春天茂盛生长就像赶集一样,学生在仿写这一段时就要抓住比喻这个关键点。
        4.及时反馈,提升学生写作信心
        学生在写完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反馈,对学生错误的地方进行改正,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不管他有没有认真写,对于教师而言就要善于去发现,积极地鼓励学生,给他们建立写作文的信心,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积极地去写作并找到写作的乐趣。其实不管怎样,在进行片段写作训练时要善于去抓住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可以采用视频或者图文的方式,给学生营造有趣的情景,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结束语:
        总体来说,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学生只有输入了内容才能输出内容,作为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去输入,通过观察的方式,通过仿写的方式,通过营造情境的方式,通过拆段为句的方式,这些策略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写作的困难,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如今,教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善于去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参与网络作文比赛等方式去增加学生的获得感。总之,运用多种方式去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全美.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分析、写作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3):69.
        [2]丁晨.注重体验与积累,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80.
        [3]乔柱梅.巧用微型日记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