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远程教育创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李静
[导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递更加快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

        李静
        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中心学校     723509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递更加快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在此背景下,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全新的受教育与教育模式。网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加深学习的深度,做到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移动学习。接下来将分析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寻找一条符合当下环境的远程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模式;个性化学习;新路径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各个行业都在进行行业的网络化。其中的教育行业最为明显,教育的网络化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缺陷的弥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时常发现周围的学生反映课堂时间不足,对知识的消化不充分等抱怨。同时在课余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也较低。除此之外,老师反应学生不好好写作业,或是自己分身乏术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况也比较多。我们需要建立以网络的教育为辅助的新型的教育模式,来解决当下的问题。
一、科学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大大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互联网+”的科学应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加有力的辅助工具,为教学课堂的完善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涵盖了小学的各个学科。远程教育资源的科学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拓宽学校科研渠道。为了让远程教育资源更好地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我校把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教研活动,取得较好成绩。几年来,我校教师在备课、课件制作等方面大量借鉴了远程教育资源,取得了较好成绩。同时,远程教育资源给学校带来的变化。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拓宽了我校的校本培训与教研平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几年来的研究实践,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师由“不会用,要我用”转变成了“我要用,要用好”。课题组成员人人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熟练使用远教项目所有设备,懂得制作PPT        课件,养成了自觉进行网上学习、网上备课的好习惯。
二、建立全网式平台,实现线上教育
要实现线上教育,就应该建立一个足以承载全部网络远程教育活动的PC端网站平台。还要考虑到现在各类移动端的普及,学生们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或是其它智能设备,因此要在远程教育的推广方式和覆盖层面上要对这些终端进行充分考虑,通过各类互联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远程教育的普及,提升可利用性。同时,远程教育的开展和教育网站、教育平台的运营要符合法律法规,在主管部门的引导下进行,远程教育平台中的信息、教学资源、教学分享等均应当经过严格的审查,确认合法并有益之后再允许进行上传。除此        之外,行政主管部门要对远程教育的发展和招生等等网络平台日常的活动进行“一站式”管理,决不能任由远程教育平台开发者和运营者随意发展。行政部门的一站式管理办法既可以加强对平台各个环节的监管、控制,还有效的避免了“山寨”教育机构欺诈事件的发生。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主要的还是对客观条件的加强。随着平台的发展,平台要满足大量的学生观看视频、与老师互动、留言等活动的需求。一定要经过对受众群体和平台用户的调查和分析后,确定远程教育平台的资源、网速、共享程度和实时信息等硬性指标。

在完成调研后,应当着重根据当前存在的短板增加经费投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夯实硬件支持体系,推动远程教育运营和发展的可持续进行。同时,平台建设可以适当地与部分重点院校和教学名师进行合作,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并且能够得到更为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改进和完善传统课堂,开发新型教学体系
        众所周知,传统课堂往往以教师教授和学生倾听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课堂主体不明确的情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却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环境中。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使用互联网+、慕课和翻转课堂等融合的教学方式,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到教学实际当中,开发出了常规教学、慕课和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体系。这是一种互联网发展浪潮下较为新型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主要为课前预习、有效课堂和课后练习。在课前预习方面,我建议用合适的慕课资源代替传统的自主学习的预习方式。何为慕课?这是一个以“认识负荷理论”为核心开展的教学方式,认知负荷理论表明,对认知负荷有影响的要素比较广泛,包括学习材料的组织呈现方式、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和个体的专长水平。从世界范围来看,慕课主要有课程时间短、吸引力强、内容扎实干练的特征,这就能够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学生能够在课前较短时间的学习中获得传统预习达不到的效果。录制一个短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探索课程知识,这样避免了学生注意力容易涣散的问题。在使用慕课预习之后,教师能够设置引导性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        答,若此项内容加入课程考核量化评分当中,将预习效果和预习成绩进行量化评定,并对学生进行评价,必定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在有效课堂方面,传统课堂虽然在网上教育发展日益壮大的今天显得有些暗淡,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不能被取代。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中,要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和翻转课堂融合的策略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重申预习后留下的问题,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使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线索得到熟悉,之后在以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结束后及时进行课堂总结并布置好下节课的课程预习方案。有效课堂带来的创新性和吸引力对学生把握课程重点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均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后练习中,可以设置练习题库,每次作业均由系统随机布置,并通过平台完成和提交,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作业产生差异性,这就可以使学生专心于自己的作业,而不        会产生抄袭的念头。学生毕竟是还没有完全心智的孩子,抄袭作业会滋生懒惰、不诚实等问题,所以有效解决抄袭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必要。同时,由于互联网学习和互联网作业至今仍然是比较新潮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强,从这一方面来说也远胜于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后作业。除此之外,通过平台提交方式提交作业,能够使学生的作业以最快时间到达老师处,老师拿到计算机已经加以评判过的作业,可以快速知道学生那里不会再加以指导。加快这个环节,老师可以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对学生加以更快的指导。这种课后练习方式也可以有效节约大量纸张,做到清洁、环保。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对于人才的定义,全面而又客观,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建设国家。通过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完善,加强网络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赵莹,袁爱群.浅谈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成本管理的新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2).
[2]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李晓晨.论在线辅导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角色定位[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作者简介:
        李静,女,陕西西乡人,汉族,喜欢钻研教学技能、特异学生辅导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勤学善思,踏实奋进,管理有序,严于律己,成绩显著,深得师生好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