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
南宁市澳华小学 530004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它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务实的落点在于教育。呼唤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服务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学校教师依照其独有的性格特点及行为特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梳理以及拾掇。在低年级开展“认识队旗、认识队徽、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的教育,如:开展“缅怀先烈”、“学习伟人精神”等的故事比赛,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心目中,树立一位性格榜样,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年级开展“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历史和来历”教育,适当进行“红色金曲”歌颂比赛、“名人名言”朗诵等活动,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够通过歌曲中的歌词和名人的激励性语言,来进行自我鼓励和重建道德价值观。在高年级开展“祖国,我爱您”等活动,举行多重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参观当地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心怀感恩,不忘历史,让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平时生活中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爱国主义教育修养;教师定式思维;教师爱国主义教育修养缺乏;自我研读修习;自我探究实践。
引言
小学语文教师加强自身爱国主义教育修养在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知识点、了解课文时代背景、提升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双商发展、对课文的审美能力、语文阅读理解的速度,以及老师上课抓重点的能力等许多方面有着强大的辅助作用。由于小学语文课文的知识点、重难点与教师自身素质有着不可抗拒的紧密联系,故在小学语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素质这一块不能忽视,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上已经证实,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知识点、了解课文时代背景、提升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双商发展、对课文的审美能力、语文阅读理解的速度,以及老师上课抓重点的能力等许多方面有着强大的辅助作用,故在小学语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素质这一块不能忽视,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本文将尝试作出一些不成熟的探析。
小学语文教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教师是培育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也是传播爱国情怀、帮助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传道士。教育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当今社会宣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态环境下,很多教师仍主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课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益处,故导致于许多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素养层次不高,意识形态未得到提升,课堂上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课堂品质低下,导致课堂枯燥无味,缺乏积极性。
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领悟性不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如今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仍存在问题:
教师定式思维,依照传统模式上课,照本宣科。受定式思维的影响,教师教授爱国主义相关课文时,教学语言过于古板,没有跟上社会的步伐、时代的潮流。此外,许多老教师不与时俱进,依旧依照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牢牢的将课堂主动性抓在手里,教师授,学生受,教师讲课讲得累,学生听课听得也累,时代教学语言渗透不强。
现如今,许多小学中师毕业的老教师仍然占大多数,其学历不高,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课文,理论知识也不够丰富,加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学习能力又较为低下,对作品的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十分欠缺,导致课堂乏善可陈。
面对这一困境,培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修养这项工程刻不容缓,我认为要解决目前这一困境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研读修习,大力培养兴趣。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阅读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知识书籍,自己不具备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基础是很难得到提升和进步的。教师应大量阅读爱国主义教育著作和爱国主义教育理论著作,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倾听自己的心声,做出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情感价值判断。此外,可利用课余时间来对所读的相关书籍做一些随笔,写一些感悟,丰富底蕴涵养,如此才不会遇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境况。
2.自我探究实践。有了阅读爱国主义教育著作和爱国主义教育理论著作的感性认识,又有了做出正确的情感价值判断的理性认识,就应该去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最重要的飞跃——实践。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任何总结出来的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可将总结出来的理论实践于课堂教学中,从中发现问题、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经验。如此长久以往,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积少成多,爱国主义教育修养呈现富足。
结束语
能够在课堂上、生活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师不仅是人类深层灵魂的工程师,亦是传导爱国情感的艺术师。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教学中在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具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才能最为真正健全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格。面对如今的教育大环境,全方位培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质量是大势所趋,行动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赵新法.现代教师素养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2]黄希庭.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本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红色教育的策略研究》(2019C804) 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