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娟
重庆市铜梁区维新初级中学校 402593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由农村教育构成的。曾经,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农村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今,教育普及度提高,农村孩子也能正常的接受知识的熏陶,只是减负工作在农村推进受限。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原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提升自己素质,了解一些法律常识,可以做优秀新青年,但是却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而偏离目标。据此,本文将从初中意义和策略两反面探讨如何推进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减负提质。
【关键词】初中;农村;减负提质
【正文】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学生提质减负是主流,这个理念在城市传播较为广泛,运用也有目共睹,只是在农村地区,各种条件有限,减负工作的推广和普及尚不完善,很多初中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在校期间唯一的目标就是取得好成绩,这与素质教育完全不符。一方面影响初中时期学生的成长,学习效率也没有很高。减负提质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也有必要做出改变。
一、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减负提质的意义
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进行减负提质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加强师生沟通,提升课堂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其实教师一直都忽略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于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减负提质之后,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进行沟通,学生的课业压力减小,对课堂和教师的喜爱程度就会增加,这样师生之间就能搭建起一座有效的信息传播桥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动力去研究自己不懂的问题,从而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增强,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高,接受知识的效率,也就是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二、如何推进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减负提质
2.1改变课堂模式,利用小组合作进行教学
首先,在农村初中推进减负提质,最应该改变的就是教师的传统授课观念和模式。在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大多都是进行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更不用说,由于偏向文字性的学习,教师通常都是在课堂上直接给学生画知识点,所谓的知识点,就是考试的重点,然后课下让学生死记硬背并刷题巩固。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点,且记忆时间短暂。所以,教师必须要改变这种课堂模式,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各个环节的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共同讨论,在不一样的思想中碰撞出更有价值的观点,达到“提质”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和学生成长相关的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因为这些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探讨自己的成长过程,经历的人和事,让学生从中得到一些感悟,学会感恩生命中的美好,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从小组同学的经历中感受每个人生命的精彩。
2.2引入情景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景教学的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减负提质的方法,这种方法目前在城市诸多课堂教学中都已经被合理的运用,也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教师通过结合课本知识,对教材可用的内容进行整合,选择一个贴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场景,教师设定一定的主题,将学生带入其中,在情景中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处理其中的问题,既可以让学生锻炼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又能减轻学生的课堂压力,让课堂更加的活跃。
2.3改变题海战术,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知识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最主要的压力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必须无穷无尽的做试卷、练习题,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枯燥乏味,并且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引入减负提质的思想,就必须从减小初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入手,改变这种效率又低,又单一的题海战术,这种方式不值得提倡,不应该被大量的运用到一线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游戏,既能轻松学习,又能接受到游戏中的价值观,因为初中学生比较贪玩,这样新奇的方式才能更吸引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动力去记忆。
例如, 在学习民主与法治相关的知识时,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比如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因为法治知识需要让学生进行了解,并深深的刻在脑海中,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优秀青年。教师可以提前将我国的一些简单民主和法治的知识以提问的形式做成卡片,让学生通过抽取卡片轮流回答问题,正确者积一分,错误者不加分,最终得分最高者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这样学生既没有压力,也能提高学习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开展减负提质是非常必要的。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及时的转变自己很久以来一直固守的思想观念,和学生、家长、学校多方共同努力,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改变总不会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减负提质,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教学质量,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拉回到最初的轨道。
【参考文献】[1]文洋. 新课程下山区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减负提质的策略探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2):50-51.
[2]丁碧秀. “提质减负”要加速 作业创新是好路——对减负形式下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设计创新的几点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