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柳雪
广西来宾市城南幼儿园 546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的品质,幼儿园教育也不例外。本文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在音乐韵律活动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分析,期望可以为幼儿的音乐教学带来启发,为幼儿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音乐韵律活动;应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景模式
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在其中融入游戏化,幼儿园老师就必须依据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特点来创建游戏。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事物的了解相对较少,缺少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老师在对游戏进行创设的时候,要遵循简便易操作的原则,确保幼儿可以了解游戏的规则,从而使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有关韵律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香草咪咪》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挑选一个晴朗的天气,带着幼儿们来到室外,以“我爱玩 ”作为主题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要求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日常,或者经过想象,和音乐相融合,做出自己所喜欢玩的某项游戏的动作,老师可以鼓励幼儿之间可以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和交流。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让幼儿通过与课堂教学不同的形式来进行体验,使得幼儿们对活动的兴致大大提高,不一样的新鲜感更是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韵律的魅力,有效提高了学习有效性。再比如,在教学《小燕子》等儿歌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带领着幼儿们来到室外,让他们感受春暖花开之际,并且通过对周边的花、草、树木、鸟、虫的观察,使幼儿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歌里的意境;在教学《丢手绢》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圆圈来做游戏,让幼儿可以伴随着音乐边唱边跳,使他们在学习中放松心情,愉悦情绪,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二、将音乐游戏和音乐表演进行结合
对于幼儿教学来说,老师能够运用的韵律活动其实是挺多的,比如舞蹈、律动、游戏等,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融入这些韵律活动,例如韵律操或者各种课间的小游戏,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对韵律活动形成习惯以及相应的规则意识。不过,老师在对韵律活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比如幼儿的年龄、性格、特点等,尽量在幼儿的主要活动内容中,包括音乐表演以及音乐游戏。
在对音乐游戏进行设计的时候,老师可将故事游戏化,让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故事的内容进行表演,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模仿能力,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更愿意参与活动,同时,使幼儿的集体荣誉感获得提升,规则意识得到提高。
比如在学习《网小鱼》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幼儿们,伴随着音乐边唱边做游戏,然后鼓励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来模仿小鱼的动作,比如可以摇动尾巴或者游动。对于稍大的幼儿,老师还可以借此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舞步或者其他的模仿性动作,幼儿需要学习和模仿的动作很多,比如日常生活中需要应用到的扫地、刷牙等,在幼儿可以较好的模仿动作以后,老师还可以教幼儿们学习一些比较舞步,比如摘水果等。总之,幼儿能够学习的律动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依据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使二者之间达成融合,让幼儿在律动中进行游戏,从而更好地感受到来自于音乐的韵律。
三、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幼儿由于年龄的限制,一般来说,自律性都较差,所以在音乐韵律活动中应用游戏化教学,老师需要注意对幼儿注意力的吸引,在这点上,如果仅仅依靠游戏的话,可能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在《买菜歌》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过家家的小活动,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路人,也可以是买菜的或者是卖菜的,让所有的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展开自己的想象,再加上买菜或者卖菜、途经的模仿场景,让幼儿歌曲的内容有更深入地理解。借助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让幼儿很快就学会了《买菜歌》,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乐趣的同时,还很好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参与其中,让幼儿可以在音乐韵律的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表现能力,进而提高音乐律动的能力,并且还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养成优良的行为规范,培养幼儿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
四、关注游戏细节的设计
在进行韵律游戏的时候,由于幼儿天性好动,同时,又具有无比的好奇心,因此,老师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要时刻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同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去,让韵律可以完全得到展现,从而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结语: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老师应以提高幼儿的整体实力为主要目标。在对幼儿进行音乐韵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游戏,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次大胆突破,也为我国的幼儿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彭珊珊.游戏教学,趣味横生——试论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元素”地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
[2]杨菁菁.妙趣游戏,高效课堂——谈小学音乐游戏化课堂的建构与实施[J].华夏教师,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