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德育人理念的高中班级管理效力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李婷
[导读] 高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时期。此阶段中,学生因为高考等客观因素

        李婷
        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
        摘要:高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时期。此阶段中,学生因为高考等客观因素,神经紧绷,若此时学生的压力得不到及时舒缓,个体的身心健康将逐渐出现问题,影响学习效率的同时,教师的教学管理效力事倍功半。传统的班级管理及认知中,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班级琐事,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管理模式中,不难看出高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对德育理念缺乏正确的认知。另外,在以德育人理念        下,培养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班主任作为高中班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观察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并在工作中融入德育理念,以此来提高高中班级管理效力。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以德育人;工作效力
引言:
高中处于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教师的引导能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及社会实践教育中”。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立德树人培养的目标培养人才,在关注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维加以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的目        标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工作,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及管理经验,实现立德树人思想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渗透。
一、以德育人理念应用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极高,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还要完善个人修养,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秉持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与实践,将对学生后续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其一,德育工作方式能完善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时改善个体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与正确的社会适应力。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在越来越多的学习课程重压下,学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学生的班主任,应当在管理工作        中开展德育工作,实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及时端正置身态度与心理,用正面的心态来继续学习与成长。品质优秀、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在学习中做到约束自身,静心学习,在为人处世上谦和稳重,尊重他人,用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化班级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二,德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德育教育下,认识到了世界的美好,常怀感恩之心来面对世界上的人与物,懂得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从而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简析
(一)教师未意识到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教师受教学与管理思想的影响颇深,导致教学目标单一,学生的学习过程枯燥,本着考取自身梦想中的学校而不断学习。这种教学氛围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导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将学生成绩的提升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在日常管理        中,克服某些影响学生学习效力的因素与问题,但是忽视了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引导。这种管理模式下,出现了诸多“学习成绩优异,个人素质极低”的学生,因为道德水平有待提升,致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师生关系尴尬且紧张。高中阶段,为学生的成绩服务固然重要,但是个人的品德修养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新课改工作虽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诸多改革与建议,但因为教师个人实践经验有限,加之教学任务较重,导致德育工作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效力较低。
(二)德育工作方法单一老套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有部分同仁已意识到了德育工作的迫切性,并已在工作中尝试融入德育理念。

但因为个人实践经验较少,仍沿用理论知识讲授等类似方法来进行德育,这种单一老套的方法不仅削减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德育的误解,这种几乎没有创新力的工作方法在无形        中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对个体品德的优化未产生丁点作用,同时还使得学生更加厌恶班级德育工作。时代更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班主任的工作理念与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避免因为自身工作能力限制而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
(三)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我国大部分家长的认知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当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为自己博一个光明的未来。在这种认知的役使下,学生的家庭生活基本属于有求必应,家长不断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面对学生的性格缺陷,家长基本选择了包容与原谅,这种病态的家庭氛围导致学生养成了为所欲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处世态度。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即使学校的道德环境再全面,但是家庭教育未与其形成合力,也是导致德育工作效力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基于以德育人理念的高中班级管理效力研究
        (一)学校应加强对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引导
班主任是班级事务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榜样之一。因此,只有班主任真正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的意义,学生的品行才能得到矫正与培养。对此,笔者及相关单位应加强对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引导,抓住德育契机展开教学与管理工作,将德育融进学生的生活之中。在笔者的课堂中,经常借助班会等机会与平台,与学生分享我国军人的戍边英勇事迹与舍小家与顾大家的白衣天使情怀,让学生意识到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不仅需要专业的职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勇于奉献的纯洁心灵与品质,不断优化个体品德修养。
(二)积极革新德育工作理念与方法
时代飞速发展,传统单一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的新时代学生管理,因此,笔者建议广大同仁应当积极革新德育工作理念与方法。抓住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教育条件,在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诸位同仁可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德育工作。例如协调学生课时,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电影,例如在笔者的课堂中,向学生引荐了一部电        影——《肖申克的救赎》,部分学生虽高喊“已看过”,但笔者还是建议他们再看一遍,面对所谓的“彻底改造”,是消沉还是奋进,坚守还是弃守,所有纠结在此时有了答案。看看那六年每周一封的申请信、雷电声中用石块砸破的小水管道、边呕吐边匍匐爬过的五百米长的腐烂恶臭下水道,这一切都是由四个字支撑:自由、希望。在集体地观影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分享了自身感悟,深度思考,教学与管理效力较高。
(三)加强与家庭的有效互动与沟通
教育并不是学校与教师一方的责任,家长有着先天的教育优势与条件,因此,班主任应与家长积极互动,加强沟通,双管齐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除了必要的qq、微信等平台        沟通外,班主任们也可适当回归“家长会”模式,与家长交流学生近况,以朋友的状态与身份来分享管理经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中笔者就基于以德育人理念的高中班级管理效力为题展开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以德育人理念应用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其次对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进行简析:教师未意识到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德育工作方法单一老套;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最后给出了基于以德育人理念的高中班级管理效力策略:学校应加强对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引导;积极革新德育工作理念与方法;加强与家庭的有效互动与沟通。笔者实践经验有限,论述中存在片面之处,望得到诸位领导与同仁的专业指点。
参考文献:
[1]韩瑛. 高中班级管理中德育的科学性提升效果初探[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S1).
[2]陈娟. 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4):0274-0274.
[3]许国美. 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C]// 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