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莎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基础会计”是工商管理专业、应用经济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也是诸多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普及性课程,因涉及到知识点较多的与社会生活产生“链接”,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基础会计》这门专业课中,是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本文以网络问卷形式了解了学生视角下的“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结合教师开展“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的实践,试着从教师角度对“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落实《基础会计》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 基础会计 学生视角
注:此论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S[2020]GHB4632)研究成果。
一 引言
高等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主阵地,要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指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高瞻远瞩,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事业指明的展方向,指明的立德树人社会主义办学教育方向。
因此,选择一门受众面广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成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共同的心声。
二 课程分析
会计专业是许多高职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会计”这门课更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那么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基础会计”这门专业课中,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以高职院校专业课“基础会计”为例探索将高职院校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基础课程的路径,从而更好地落实“基础会计”的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有机结合。
“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是工商管理类、应用经济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是诸多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普及性课程,涉及到知识点较多的与社会生活产生“链接”,因此具有天然的优势。基于此,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的特色,探索思政元素融入普适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我们将以高职院校专业课“基础会计”为例,探索高职院校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路径,从而更好地落实“基础会计”的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有机结合。
三 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践
课程思政是深挖课程中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润物无声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学设计者除了要精心构思,关注国家大事生活热点,还要自身广博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使课程与思政达到有机结合的效果。下面以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一节课的课程思政实践工作分别进行详述。
(一)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首先,将基础会计中的课程内容梳理成了十大模块,将知识点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使之对标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中的相关知识点。(见表1)
表1: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知识模块 专业知识点 课程思政元素 思政教育教学目标
项目一会计概论 “会计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会计文化 “四个自信” 引发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同
项目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等式成立关系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收入与分配(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企业与个人都要做到资产与支出运用平衡,帮助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项目三会计科目与账户 管理经济业务,需要设置“账户”,人生的“账户”同样也需要经营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同学们能深入思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项目四会计记账方法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任何时候都要遵循事务发展的规律行事 做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理想、信念、实践三者的关系;明白创新不意味着天马行空的道理
项目五企业主要经营经济业务的核算 资金循环过程,内循环,国际贸易与发展趋势 全球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生通过对资金循环的分析,加深对内循环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项目六会计凭证 真实的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职业道德、
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让学生通过案例,认识到做一个守法并坚守职业道德的会计工作者
项目七会计账簿 企业的账簿记录的是一笔笔发生的经济业务,人生走的每一步,也会记载在我们的“账簿”上 劳动创造价值 让学生明白大学生要有“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贯穿于我们生活始终的,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收入,会让我们人生的“账簿”更加充盈
项目八财务处理程序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 职业发展 使学生明白职业发展应结合自身的特点
项目九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的目的就是看看“账”“实”是否相符 建立正确的 世界观 让学生明白做会计要账实相符;做人要表里如一的道理
项目十财务报表 会计信息的最终呈现载体,反映的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会计人员坚守职业操守,对股东、员工、社会负责
(二)以“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课程思政设计为例
根据设计在“会计要素与等式”模块中对标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于是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初步了解贷款利率的计算方法与存款利率的计算方法不同。意识到贷款利率的计算较为复杂。
老师课前找到一个生活中具体的情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网络平台的贷款产品。贷款金额1万元,分12期偿还,每个月还本付息的金额是923.33元。首先让同学们自己用计算器来计算一下年利率是多少?大部分同学通过自己的手机计算器得到的答案11.896%。这正是老师设计的一个“陷阱”。接着让学生用微信搜索小程序irr计算器,这是一种贷款计算器。计算相关的数值,发现原来贷款1万元一年,总共还本付息为11187.96,计算器显示的贷款年利率是21.248%。为什么两种算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主要是让同学们体会到利率计算的复杂性,也了解到类似网络平台贷款的一些话术,引起大家对利息计算的深刻认知,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网络平台贷款付出的利息比远比正规银行的利息要高出许多的真相。
通过比较不同的贷款方式认识校园贷的实质是一种利率较高的贷款。明确如果不能如期归还贷款本金利息将呈指数增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识。体会合理使用贷款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初步识别不规范的贷款方式中可能隐藏的金融陷阱让学生认识到量入为出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四 ?学生视角下的“基础会计”课程思政
在开展“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实践半学期以后,本文作者将课程思政调查问卷发放给了学生。调查结束后,共收到有效问卷143份。
本次发放给学生的问卷,是以问卷星网上调查的形式发放给学生的,发放对象是本学期正在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同学,调查问卷的名称是课程思政调查问卷(学生卷),本调查为匿名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基础会计”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方式、开展的效果、学生接受的程度、下一步的改进措施等问题。
问卷主要涉及的问题有,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以及“基础会计”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本质含义,影响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的因素,以及基础会计课程中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课程思政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哪类课程对你的良好品格和行为影响较大,学生最喜欢以哪种方式接受思政,课程思政应关注学生的哪些需求,你认为专业课学习教学中需要讲授的内容,老师在专业课中讲授思政课程是否有用?
下面,将调查结果以柱状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读者更直观的了解学生视角下的“基础会计”课程思政。
图1:“课程思政”概念了解程度统计柱状图
在学生最喜欢或最希望以哪种方式接受思政教育这个问题中,我们看到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思政教育的方式是参与实践教学和开展互动,分别占比82.52%和74.83%,与同学及老师在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上互动占62.24%,集中理论授课占57.34%,邀请专家或先进人物进行讲座或宣讲占47.55%,其他形式占23.78%。
图4: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教育应关注学生哪些需求的统计柱状图
在认为任课老师挖掘出的课程内容、背后的故事规律,以及体现出来的精神对你的道德品质的影响程度这个问题中,有45.45%的同学认为影响较大,由30.07%的同学认为影响一般,有17.48%的同学认为影响非常大,有4.9%的人认为较小,有2.1%的人认为非常小。
五 结语
推进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的实践,不是简单的几个教学设计或者增设几项教学活动,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在实践过程中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放在学校相关知识与技能教育的首位。培养出知行合一,有担当的“四有新人”。每一位教师都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主动参与到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教学当中,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知识中,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使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同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1)
[3]刘昕璐 “课程思政”改革的“上海经验”[N].青年报2018-7-27
[4]张玉敏 财经类院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分析与实现路径探析[J].智库代2019(20)297-298
[5]崔金刚 吴淑杰 李景奎 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