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瑗霞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民族中学 广西百色 53600
摘要:耐久跑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强度高、耗氧量大和对场地的要求低等,在中学体育锻炼中是最为适合学生锻炼的体育运动。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两个班级,一个作为实验对象,一个作为参考对象,两个班级的学生数量相当。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分别为数据测量法、对比实验法以及统计法等,来开展耐久跑活动调查。根据我国相关的体育健康标准来对两个班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确定学生的平均身体素质,在数值相近的前提下,对实验对象进行一定时间的耐久跑训练,男生每天的训练是1000米,而女生则定为800米的训练,相对的参考对象并没有做任何的耐久跑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再对两个班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做相应的测试,以此来对比分析耐久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关键词:耐久跑;中学生;身体素质
一、中学耐久跑教学
(1)耐久跑是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中第九章田径中的内容,主要是指在供氧充分的情况下机体长时间跑步的能力。练习耐久跑能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心肺机能,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中学练习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重点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极点”现象是耐久跑教学的难点。
(2)耐久跑目前在基层学校的开展差强人意。主要表现为内容本身比较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与墨守成规,这都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和学习主动性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耐力素质逐年下降(已经成为历年体质测试下降最显著的项目),影响学习效率和耐久跑本身的健身价值,形成非良性循环,最后导致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3)中学生的心脏器官、呼吸系统发育基本接近于成人水平,其生理特点适合参与越野长跑、耐久跑等项目的锻炼。此外,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决定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对创新教材的渴望要更加迫切。
二、耐久跑训练对提中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两个班级学生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来对学生测试实验前后各项身体素质的变化进行判断。目的是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使结果更加趋向实际情况,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一)耐久跑实验前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从耐久跑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参加耐久跑训练前实验对象与参照对象在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800米、1000米、立定跳远以及仰卧起坐等方面的指标数值都很接近,有利于后期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的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
(二)耐久跑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从耐久跑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作为实验对象的班级通过一定时间的耐久跑训练,其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800米、1000米、立定跳远以及仰卧起坐等各项身体指标的数值有明显变化,其各项指标均高于作为参照对象的班级。其中,作为参照对象的班级学生身高虽然都有所增长,但是远低于作为实验对象的班级的增长速度,而在体重方面,参加耐久跑训练的班级增长速度低于未参加实验的班级。在体现耐久性方面,800米和1000米运动项目上,实验对象的班级速度远高于没有参加训练的班级。
肺活量方面,也是参加训练的学生比未参加训练的学生强。在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方面,参加训练的学生比未参加训练的学生要跳的远和做的数量多,虽然数值不太明显,但是通过短时间的训练仍能看出差距。通过数据来看,对学生进行耐久跑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的对比分析
将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作为实验对象的班级,在参加耐久跑训练后,其身高指标增长5.6厘米,而作为参照对象的班级,身高增长4.4厘米,可以看出参加耐久跑训练的学生增长速度高于未参加任何训练的学生。从肺活量指标来看,实验对象增长241,参照对象则是90,可以明显看出,耐久跑对肺活量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体现耐力的1000米和800米用时方面,作为实验对象的班级学生速度均有所加快,其用时在缩短,相反,作为参照对象的班级,在这方面,用时在逐渐变长。总的来说,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耐久跑训练可以总结出,耐久跑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定向运动进校园的可操作性讨论
现行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与基层体育教学实际决定了课堂模式的单一性。尽管传统耐力训练与定向运动训练都能提中学学生的耐力,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耐久跑的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因为耐久跑相对于定向运动内容缺乏兴趣性,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从思想上比较抵触长时间的单一的跑步训练,而学生在参与定向运动的教学中,挑战环境与内容的不断变化,吸引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所以学生在练习中疲劳感降低,学生能保持较高的热情主动参与。
结合上述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下列建议供中学体育课开展定向运动参考:立足校园环境,设计运动线路。如用一张校园平面图作模板,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设置线路和标记点。标记点明确,地图界面清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彩色地图增强指导性和趣味性,更好地继承冬季长跑或者越野跑的优良传统,推出定向运动赛事。定向运动可以在任何季节举办,但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在冬季长跑期更为适宜。无论是准备、出发阶段还是最后冲刺阶段,组织者都要发清楚指令,明确要求,并对违纪现象及时处理,关注比赛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在运动中体验和体现人文关怀,做好服务工作。由于中学学业紧张,在实践中往往发现不少运动员赛完不久就回到教室自习。但其实完成赛程后的运动员身体缺水、缺氧情况严重,因此可以在终点设立饮用水分发点,让运动员补充水分,驱寒休息完毕再回班级。赛前充分准备,贯穿日常教学。要树立不是为比赛而比赛的观点,注重日常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体育观,教育学生充分理解锻炼身体、勤于思考与搞好学习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五)校园定向师资、器材现状配备
当前各级各类中学校园定向运动师资、器材普遍比较匮乏,刘晓杰[3]在对烟台市6所中学学校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名是有过专业训练的定向运动教师,且这2名教师在大学之前训练的运动项目是径赛项目;从事定向运动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田径项目专业毕业,原因与定向运动对速耐基础要求高的特点有关,绝大部分基层中学并无定向运动专业毕业从教的教师。
定向运动无疑是对场地要求比较低的项目之一。在器材方面,对于中学体育教学来说,定向运动所需要的设施要求并不高,大型比赛中使用到的价格比较昂贵的打点器、专业绘制的地图等可以量力而行。在体育教学中,只需要比较简易的标志物、指北针、地图等作为比赛的设施,这对于学校的财政支出要求非常低,开展起来也较为方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生进行耐久跑训练的实证分析得出,耐久跑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今后的学生体育教学中,应该重视这方面的锻炼,以素质教育为依据,通过体育项目的锻炼来达到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碧潮.提中学学生耐久跑的能力迫在眉睫[J].考试周刊,2018(55):132.
[2]杨培雄.利用冬季耐久跑教学与训练提中学学生身体素质的探讨[J].田径,2017(0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