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市300134
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考核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党组织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力抓手,在引领、教育、宣传教师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立足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分析党建工作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推动作用,从引领、组织、保障三个角度出发探寻有效路径,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关键词:师德师风;高校;党建
引言:
教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筑梦者,是为中国梦筑造人才堡垒的建造师。立德树人,先立德才能树好人,要为国家和党中央培养政治硬、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人才,传好道、授好业,具备扎实学识是关键,具有高尚师德师风是基本,施教者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要高、要正、要硬、要稳,理想信念坚定,宗旨意识牢固。开展好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是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性质,高质量完成育人使命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教育工作,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态势良好,涌出了大量师德师风先进事迹,但也存在着个别师德失范行为,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党中央加大力度开展对师德师风的监督检查力度,公开曝光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问题,师德师风败坏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职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1.利益诱惑动摇从教初心
存在个别教师热衷名利,把主要精力放在申报课题、出版专著、发表论文等晋升评优指标上,对具体教学工作得过且过。甚至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个别教师为了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盗用他人文章、买卖学术论文,违背了学术研究初衷和实际价值。职业幸福感、责任心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学生缺少关心,不考虑学生能够接受多少学到多少,只考虑能否完成任务,面对诱惑,经不住考验,违背了从教初心。
2.能力不足影响施教行为
存在个别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行不高,在课堂讲授中迟到早退,缺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和激情,缺少钻研精神,施教内容和方法枯燥陈旧、照本宣科。个别教师政治定力和敏感性不强,无法正确辨别错误舆论,甚至以自己对国内外政治的片面理解,随意发表言论,散步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错误言论,误导学生思想。个别教师解决问题不靠智慧、不想方法,对学生批评教育方式不当,言语有失教师职业身份,甚至对学生进行打骂等,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有损教师形象。
二、高校党建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党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实的政治理论储备是基础,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是关键。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文化活动主要是由党组织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方向是否正确,需要党组织来把关,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帮助教师树牢理想信念,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自觉践行教师职业十项准则,争当师德师风先进代表。
2.党组织是监督规范教师行为的有力抓手
高校教师党员是教师中的先锋队,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教师党员师德师风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整体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党支部是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单位,是离教师最近的组织,在监督规范党员行为和凝聚宣传群众方面具有重要优势,能够随时倾听教师心声,掌握教师思想关切,及时进行引导做出处理,不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修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动形成良好风气。
三、高校党建工作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有效路径探索
1.提升高校党建引领作用
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通过带领教师开展学习加深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落实执行的实效,强化大局意识,提升全体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大力组织开展师德师风相关规定、文件的学习宣传,教育教师正确认识理解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关、民族观、历史观,为教师补充“营养”,防止缺“钙”,做到党员先知道、先研究、先行动,勇担育人使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由上而下、由表及里,以支部为单位定期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和征求意见座谈会,掌握教职工思想关切,抓住重点开展工作。可从解决利益问题入手,带动解决价值追求问题,尽努力满足维护教师合理诉求,让教师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爱,从而提升党组织在教师中的威望和信赖感,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提高号召力和感染力,让党组织说的话有人听,做的决定有人行,努力让全体教师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勇担育人使命,提高政治辨别能力,敢于同错误思想作斗争,主动宣传正确思想,共同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升师德师风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加强高校党建组织功能
强化党组织战斗力和组织力,发挥组织凝聚党员群众的职能,校院委统筹谋划,成立师德师风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计划、动员、宣传、推动、检查、表彰等工作。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党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相结合,在集中学习、党课中开设师德师风专题,同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到组织生活中,引导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学、系统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发挥表率作用。开展党员“一对一”联系党外教师工作,做好非党员教师联系全覆盖,扩大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宣讲范围,带领全体教工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观念。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志愿服务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校内专业领域带头人,分享学术科研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思想认识和专业能力共同提高。同时注重培养考察政治素质强的非党员教师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补充活力,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更大限度发挥党员在师德师风中的表率作用。
3.增强高校党建保障能力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增强底线思维,提高预判风险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综合判断,科学取舍,努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党组织要及时对师德师风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构建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发现问题、查找根源、对准症结,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制定一个对策解决一个问题,要力争制定一个对策解决一系列问题,经过实际检验,不断提高制度的前瞻性、科学性,从根源真正解决教师困难。引导教师严守纪律底线,做到言行举止有规范,课堂讲授有纪律。坚决执行师德师风铁纪律,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对师德失范的组织和个人,党组织要把握处理原则,了解掌握问题根源,综合运用侧面提醒、正面教育、纪律惩戒,分类精准处理,该提醒的提醒、该教育的教育,该通报的通报,该处分的处分,严格及时控制不良影响范围。坚决从严查处,在考核中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师德失范的个人取消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奖评优、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资格,同时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为年度党支部考核的重要指标。组织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考核评比表彰,对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树立身边榜样,努力营造教书育人良好生态。
四、小结
高校党建工作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至关的重要作用,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师德师风,先有“德”才能形成良好风气,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发挥党建工作引领带动作用,在提高教师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下大力度,不断增强教师道德修养和专业能力,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践行良好师德师风,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杨长亮.新时代加强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0(1):68-71.
[2]王倩.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三维探析[J].才智,2021(06):7-9.
[3]杜峰.不断完善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20(2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