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
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幼儿园 558402
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农村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助推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存在观念落后、家庭教育“缺位”,经费不足、教育资源配置“缺钱”,机制不全、教育公平性“缺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回归学前教育初心、回归学前教育公平和回归学前教育本位三个方面下功夫,从而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教学现状;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幼儿园组织学前教育,根据自身条件、环境、文化等因素,基于幼儿教育高质化、个性化的理念,放弃传统的模式化教育理念和形式,有创意地构建本地、本园独具特色的学前教育内容、形式,既利于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又与教师的能力特征相符合,还与幼儿的心智特征相对应,使幼儿教育的质效得到明显提升。其中,乡土特色文化就是这种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发展中最值得教师关注的一个抓手。将乡土特色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对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困境分析
一是缺乏学前教育意识。大多数农村地区居民的学前教育意识淡薄,不仅是因为学前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不够广泛,许多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认知不足,缺乏正确的学前教育意识,认为孩子不必要接受学前教育。而且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许多家长无力支撑孩童的学前教育费用,只能将有限的教育资金投入于中小学教育,以致于学前教育工作在农村地区很难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二是农村教学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经济基础薄弱,所以学前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办学环境十分不佳:在教学设备方面,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设施,不利于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且幼儿园内部场地狭小,无法给孩童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在教学资源方面,大多数农村幼儿园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团队,同时还存在教材简陋、教学活动单一等诸多问题,从而难以达成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质量。
3 农村学前教育有效发展策略
3.1 重建学前教育教师团队
首先,在招聘教师时候,学校要筛选具有爱心的教师,同时自身能力较强。其中,热爱学生、热爱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学龄前阶段儿童耐力较差、好动,教师教学中可能需要的不止是脑力还有体力,所以热爱学生非常重要。其次,学校要定期进行教师的培训工作。学校要给学龄前儿童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分享和讲授最新的教育理念,让教师不断吸取前沿的教育思想,从而应用到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发展。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入当前最新的教学形式,促使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最后,学校要不定期引进优秀教师,要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严格要求,规范办园行为,才能提升办园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更好发展。学校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一些政策,吸引大学生等高知识团体或个人深入到农村,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要兼顾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方面,要正视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的生活环境差异,体现乡村特点,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乡土课程资源要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在有效传承和创新上下功夫,培养农村儿童的文化自信。二是课程内容方面,要将农村儿童熟悉的生活和乡土文明纳入教材体系,基于生活经验学习,解决儿童学习抽象性知识困难的问题。课程体系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邀请专家、村民、儿童、教师,共同选择课程主体,形成乡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三是课程形式方面,由于幼儿园教学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教师要结合农村实际生活以及幼儿特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自然资源中的游戏素材以及民间游戏素材,强调自然游戏教育。四是环创设计方面,教师要重视环境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创设儿童熟悉的、有教育意义的、有农村特色的环境。如果盲目照搬城市的环境创设,将无法与儿童互动,纯属摆设。
3.3 重视家园共育
最后简要谈一下家园共育,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要远高于学校的家校共育,这是由幼儿初级的心智所决定的。而对于乡土特色文化教育活动来说,搞好家园共育,其价值效应更高。因为几乎所有家庭都和教师一样对本乡本土的文化非常熟悉,每个家庭都有一些文化特长。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乡土文化的学习活动,其过程将更加顺畅。而且,因为家庭文化的差异性,家园共育还能够及时满足幼儿对于文化学习的个性需求。这是在园中教师统一组织活动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此外,幼儿教师要关照几十名幼儿,很难全面地顾及每一名幼儿,而家庭的参与可以使乡土特色文化的教育达到深入化、精细化。这也是园中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所以,幼儿教师组织家庭参与乡土特色文化亲子活动,能够使教育活动的质量得以提升,深化其多元性特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话说:“少年强则国家强”。对于农村的幼儿来说,我国农村人口比例大,教育常受到制约,而学前教育是树立良好素质与知识的莫基石,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已经迫在眉睫。若想公平教育,就必须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因此,需要优化学前教育方式,提高幼师薪资待遇、提升家长认知程度及加大政府的干预能力,从多方面角度出发,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景正,余冰杰.学前教育投入与学前教育发展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2):58-63.
[2] 刘凤梅.浅析当代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状况[J].长江丛刊,2020(08):152+165.
[3] 刘爽.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8):120-121.
[4] 史颖珂.浅谈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好家长,2020(19):44-45.
[5] 陈凤.乡村教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基[J].现代职业教育,2020(10):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