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自制玩教具的原则,让幼儿在亲身体验,自主探究中成长——谈谈自制玩教具《垃圾分类小能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6期   作者: 曲晶
[导读]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理传统方式的改革,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曲晶
        吉林市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昆仑幼儿园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1
        摘要: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理传统方式的改革,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还可以减少不同垃圾的相互污染,有利于废旧物质的回收利用;还可以把有害垃圾分离出去,从而减少垃圾中重金属、致病菌的含量,减少对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的二次污染,更加有效地保护我们绿水青山的宜居环境,垃圾分类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结合幼儿期的年龄特点,自制出关于垃圾分类的玩教具,帮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让玩教具引领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在玩中学,做中学,认识垃圾分类标识并学会将垃圾按照正确的类别投放,体现垃圾分类从幼儿做起的理念,践行垃圾分类,并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自主探究   年龄特点   认知水平     玩中学 做中学
         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好的玩教具应该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安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
         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垃圾分类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垃圾分类的好处,2019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从国家战略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刻阐明垃圾分类的极端重要性,阐明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方针、治本之策和工作目标,从2019年6月初开始,全国多个城市纷纷落实这项工作,上海在垃圾分类开始实施时,人们还不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以回收的,完全处于零基础状态,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海全民学会分类,适应分类,所以,最初还是比较慌乱的,新闻媒体每天向全国人民传递上海市民的参与状态和实施进展情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与时俱进,将“垃圾分类”自制成玩教具,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
        结合幼儿期的年龄特点,自制出关于垃圾分类的玩教具,帮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让玩教具引领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在玩中学,做中学,认识垃圾分类标识并学会将垃圾按照正确的类别投放,将复杂的学习过程变得简单快捷,体现垃圾分类从幼儿做起的理念,那么,这个作品将会实现玩教具的教育最大化!玩教具的主题定为垃圾分类,所涉及的领域是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先借助网络这个快捷便利的平台,仔细查阅,详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的类别以及各类别对应的垃圾有哪些......,通过认真学习,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所谓垃圾其实都是资源,当你放错了位置时它才是垃圾。废纸、废塑料、旧衣物等都可以回收加工后再变成相应的原料;剩饭、剩菜、瓜果皮核加工处理后可以变成有机肥,生产绿色蔬菜、粮食;旧家电、手机可以拆解提取宝贵的稀有金属等原材料;甚至装修垃圾也可以成为填海、填坑的宝贵材料;化妆品、油漆、过期药品等处理不当都是环境杀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通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分门别类交给相关企业、单位去处理,将会有效减少真正垃圾的数量,有些有毒有害垃圾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创造的是一个无垃圾的社会,一个使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而这一切只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
         三、遵循玩教具制作的几点原则,构思并开始制作
这套玩教具分为两部分:垃圾分类操作部分和垃圾分类飞行棋。


         垃圾分类操作部分--“垃圾箱”是垃圾分类操作部分的核心,提到“垃圾箱”,它的形象是脏、臭、原地不动的,要想办法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打破垃圾箱的传统单一形象,给它变个崭新的样子,既可爱,又能动起来,于是,用适宜幼儿身高的四个同样大小的纸箱,左右两边割成方形的洞,上下方留着口,这样,幼儿可以将垃圾箱穿在身上,露出双臂和头、脚,到处行走啦!再用红色,蓝色,绿色,灰色的胶纸分别贴在纸箱上,用颜色代表不同类别的垃圾,再用厚泡沫切割后制作出立体的眼睛,画出眨眼、眯眼、调皮、等不同表情和龇牙、微笑、大笑等不同的造型,这样,四个可爱萌萌的、不同颜色,带着不同表情的可以移动的垃圾箱就呈现出来了,制作完成后的垃圾箱,增加了有趣性,既可爱有好玩,幼儿很喜欢,都想要穿上走一走呢!
                玩教具要体现教育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最好能适用于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幼儿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跟印刷体相比较,他们则更喜欢手绘和手工制作的作品,所以,每个类别的垃圾手绘了15个塑封制成小卡片,用超轻粘土捏制成实物垃圾模型若干个,为了方便幼儿继续探究,选择浸入式的呈现方式,幼儿在平时操作蒙特梭利的学具时,了解了“正确指引”的作用,我将“正确指引”应用到在这套玩教具中,在垃圾的背面一角贴上了与该垃圾类别一致颜色的圆点,目的是让幼儿自主探究和实际操作。同时,由于每个幼儿的认知特点不同,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帮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自主学习,设计了“垃圾分类参照大卡”,这样,有困难的幼儿也可以参照大卡独立操作,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这四张参照卡的后面也有“正确指引”。为了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支持不同水平的幼儿独立探究,自主学习,还投放十五张空白卡片,便于幼儿根据卡片背后的“正确指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画、贴、捏等)将垃圾展现在卡片正面。
  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幼儿很喜欢玩尼龙粘扣和玩拼图,于是,将每个垃圾分类的标识分成四片分别塑封好,背面使用尼龙粘扣,这样,幼儿在对应垃圾箱颜色拼贴标识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认识了垃圾分类标识及颜色,体现了“做中学,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自制的玩教具还要考虑安全性,这套玩教具的所有材料不含有毒物质,卡片的四个角都是圆角。
玩教具的另一部分--垃圾分类飞行棋。棋类游戏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将手绘的垃圾分类操作卡片缩小,后面粘上尼龙粘扣作为棋面,四个标识用尼龙粘扣粘在棋面的四个起点上,用一个小木块当骰子,五个面分别写好数字,一个面画上一根手指,这个飞行棋可以四个人同时玩。
         四、玩法介绍
1、垃圾分类操作部分的玩法:
(1)初级阶段:与图片对应。一名幼儿找到一个卡通垃圾箱,对照参照卡上的正确指引粘贴好垃圾分类小标识,再拼贴大标识(垃圾箱背面),将垃圾箱穿在身上,变身移动的“垃圾分类小卫士”,另一名幼儿拿参照卡将垃圾图片放到“垃圾分类小卫士”的嘴巴里,还可以脱离参照卡,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找到相对应的图片,再翻过来验证
(2)中级阶段。幼儿在无正确指引的情况下,用垃圾模型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可以通过参照卡来一一验证
(3)高级阶段--飞行棋。适用于中大班幼儿,四名幼儿选好起点后,轮流投骰子,投到几点,则向前移动几步,并说出这个垃圾的类别,如果说的不对,则退后一步,当投到手指时,则可指定一人回到原点,当投到自己同类别垃圾时,还可以向前移动一步,最先到达中心点的幼儿为胜利者。
        这套自制玩教具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安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有了这样一套玩教具,幼儿可以在独立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垃圾分类标识,学会将垃圾正确分类,而且还能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和小伙伴,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建设绿色家园,共创美好世界!
         参考文献
         [1]王秀英.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J].新智慧,2021(12):29-30.
         [2]薛丽静.幼儿园健康领域自制玩教具的设计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