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园
阿左旗第二实验小学 内蒙古 阿拉善盟 750306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合作,还需要大量、持续的自主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应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前预习、阅读教学等环节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1 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最有效果的策略就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情趣爱好的培养上又有多种因素进行影响。首先在教师本身上,教师应当有一个温柔但又不失威严的形象,在面对学生错误时能够清醒镇静的寻找到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改过但又并不伤害师生关系和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教师面对的孩子并不是一个,因此在面对众多的孩子时,要摸清不同孩子的秉性,主动帮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解决问题,在课堂上面对学生要主动和温柔,在课下面对学生时应当不忘询问学生生活情况,多维度了解学生。学生花费在学校的时候远比呆在家中的时间多,所以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的培育者,同时也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应多和一些看起来情绪低落或者是学习上、生活上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家长交流,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建设,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其次,想要让学生对学习提起兴趣,教师就要尝试在教材上多下功夫。实验发现,人在阅读时对于阅读材料中图画的关注力相比文字更高。小学生在识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这个时候文章中的图画内容相比文字就更能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在文章中多使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并不是说就要放弃对于文字理解和解读的用力,相反,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查字典的习惯,养成图画为辅,读懂文字理解内容为主的模式。刚开始的低龄学生就可以在图画上使用比例多一些,减少一些文字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图文比例就可以稍加改变,增加文字部分,减少图片的使用。
2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能让学生感到压抑或者是过分的紧张,压抑的情绪只会让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和蔼可亲,认真教学,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有趣的形式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学习课文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进行阅读,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文章时,可以提出:海底植物有哪些;海底世界的地形是怎样的,有什么矿物质等等与课文内容、主题紧密联系的问题,创设一种自主学习的气氛,让学生独立学习课文内容,总结主题思想,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3 鼓励学生行使课堂提问权
传统的课堂形式,多是一问一答式的,教师掌握课堂的提问权,课堂表面上看起来热闹,学生都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这种课堂,看似包含师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学生毫无参与学习的兴趣,其学习效果也较差。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教师将课堂提问权归还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提问、主动地回答。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两两编成一组,让他们互相提问、互相回答;或者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不仅清楚地向同学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还提高了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在这个模式中,学生不仅能独立地思考、发现问题,还可以参与各种探究问题的活动。在自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所获取的经验和知识用得着、记得牢、学得好,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4 留足足够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小学课程内容虽然和初中、高中比较相对宽松,但是由于科目和内容原因,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还是略微紧凑。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选择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做到精辟。也正是由于小学时间相对宽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才能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所以说,想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利用一些时间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由于小学学生本身就具有活跃好动的性格,天性天真,在自控能力上还呈现出相对较弱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时间,抽出适当的、固定的时段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在策划好计划、留足时间之后,学生再进行自主学习。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况下养成习惯,慢慢的找到自己应当做的事,做事所需要的步骤也会渐渐明了。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学生自学可能本身目标不明确,因此他们在自主学习时可能会出现走神或者贪玩等情况。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自习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相应的作业、习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自习。这样的话,学生自习的效果才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来,学生的有效自习也能够帮助有力的教师推进教学。
5 结束语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只有培养好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从小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活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有的放矢,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黄雅文.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智力,2021(02):3-4.
[2]陈昌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读写算,2021(0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