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期   作者:    杨倩倩
[导读] 自新课改以来,一线老师的教育理念已逐步更新,课堂上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杨倩倩
        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
        摘要:自新课改以来,一线老师的教育理念已逐步更新,课堂上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近年来,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也纷纷进行探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多方面的特质,包括学科性、灵活性、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建构探索的时候,应该通过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还要注重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促使形成良好的数感,锻炼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从而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
        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之下的一种教育新思想,而学生拥有数学核心素养以后则能够以更加热忱的学习态度参与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让学生拥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更加需要强调核心素养教学,要让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还需要促使学生成长为一名拥有自我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方法的学生。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促使学生快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目标。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核心素养就是能够促使学生自身得到发展并且适应社会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立刻的,而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累积的。每个学科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而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具有自身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科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教学内容与数学思维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小学生具备了数学核心素养,就会以数学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利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是灵活性。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时候,应该探索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找到最简便的解决方法,而且在核心素养的作用下,学生会更好地把握问题的细节和整体情况,并且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寻找更为完善的解题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三是趣味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抽象,学生需要面对各种符号、公式和运算,这些都会导致小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支持下,教师会运用多元化的趣味教学方式,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并且还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会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充满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建构
        2.1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在一个自由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活动不能是枯燥的,一定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以更加容易的方式学习,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情境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会促使原本枯燥僵化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加减法”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游戏化情境,组织学生们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商场购物的场景,通过商品价格的计算和钱币支付、找零,学生的参与兴致一定会很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当中能够端正态度,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2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数学知识生硬地讲授,学生机械化的学习,没有什么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即使掌握了数学知识,但是没有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解题能力始终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建构的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注重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当中积极的动脑思考,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不断进步。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通过数字与图形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的分析题目,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顺利的解决问题。例如,在“比较分数大小”内容的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不同分数的大小,这样学生很难真正的记忆,在解决数学题目的时候也不能灵活应对,经常会出现错误,所以此时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们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形,视作“1”,然后画出不同分数的比例,如“比较分数1/2和2/3的大小”,就可以在圆形中间画一条线,那么每个部分就是1/2,在圆形三等分,其中的2份就是2/3,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解题思维变得更加的清晰,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2.3导入生活化元素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事实证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数学知识,所以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而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数学知识最单纯的目的之一便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有所应用。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生活化元素,执行新课程改革背景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做有机融合的要求,完成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比如,以教学《平均数》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将学生最为熟悉的“考试成绩”为引导语言,说道:“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的数学平均分是90分,你们猜猜每个人的分数大概是多少分?”从而为学生介绍了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然后,我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将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转变为数学元素,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平均数的性质,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使学生懂得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等计算方法来求平均数,从而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的能力。之后,在学生掌握了平均数的基础上,引入了富有挑战性的拓展性内容,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此次活动中增强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使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体验。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为学生介绍了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让学生交流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样,我通过导入生活化元素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完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建构,围绕学生主体,设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发展真正完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庆婷.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的探究[J].才智,2018(27):77
        [2]杨大江.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2):173
        [3]雷蕾.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双语学习(乌鲁木齐),2018(0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