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训练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期   作者:项阵萍
[导读]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项阵萍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红都小学     邮编:717500
        【摘  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且在具体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合理的利用课堂练习时间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效率,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练习  有效性  
        
        课堂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长期以来被许多师生认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现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出小学课堂检测训练的形式及课堂提问的补救办法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课堂检测训练的形式
        课堂检测是指在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差异的情况下,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并针对情况进行教学改进,提升教学效益所采取的的一种教学手段。我校进行的“四环节”中最后环节“课堂检测”就是抽查学生对这节课掌握与否的重要依据,课堂检测的形式也可多样化,但要精而少,并以“教学目标”为标注进行设计,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设计有效的分层作业,检测课堂教学效益。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当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目标教学,都很注重在教学新课后,让学生进行目标检测练习,检查学生
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却往往忽视对检测作业的反馈矫正,或简单地以“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这一简单的形式代替反馈矫正。这样,远远没有达到检测作业的真正目的。检测作业,不但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谁对谁错,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检测作业中得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情况的反馈信息,强化正确认识,矫正错误。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其教学重点是“一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成为整数,再相应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只列竖式,先不要求计算的习题:0.36÷0.9;2.8÷0.07;2.8÷0.14;0.102÷0.51。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以后的练习就容易了。
        (二)设计有效的阶段性练习,检测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当堂练习、一周练习、单元练习、期中期末练习,及时反馈评价,调整改进教学设计,力求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检测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重学习、多研究、勤实践,注重有效的课堂提问设计,减少无效性,从而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检测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了解课堂观察的方法,掌握课堂观察的技能技巧,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控制学生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根据学生出现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完全按预定的轨迹运行。因而,学生当堂作业的反馈信息,也必然存在个别差异:有的同学对概念认识不足,有的同学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同学逻辑思维不强,解答应用题有困难。为了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应注意以下几点
        1.检测要有利于学生破解难点后巩固难小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真正促进学生智力水平发展的是生长在旧知识基础上的新知识,我们把它称作是“难点”。在长期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不能及时突破这个“难点“,可见“难点”在教师新中的分量有多重。因此,对于“难点”的巩固就显得尤为重要,检测要及时并巩固“难点”。
        2.设计开放题,拓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花边有多长》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你和同桌分别用 12根小棒比赛摆长方形,最多可以摆几种,长和宽分别用几根?面对开放性练习,学生思维被全面打开,从多个角度出发,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既避免了练习的枯燥乏味,又有效地巩固了新知,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堂问题的补救方法
        教师在对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应当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不能抱有得且过的态度。这不仅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也是对教学工作的不尊重。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补救策略。
        (一)重新教学
        这是“精讲点拨”后的“精讲点拨”即重新教学。重新教学不是单纯地将讲授过的知识再重新讲一遍,如果只是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更多的是重复劳动学生根本一点效率都没有。一般来说,需要进行重新教学有两种,一种是针对教材内容太难或学生缺乏旧的经验基础,以至于班上多数学生不能掌握教材内容未养成所期望的能力,教师要重新讲解一遍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也许会对某一问题进行预设,但在实际教学时,总会有些意外,教师应适当增补教材,并给予详细的解释。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教材过于简略,教师对学生的准备状况(包括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了解不充分,教师施教时,未对这部分内容给以充分说明,只是稍作介绍,就匆匆而过,致使多数学生发生学习困难,这就需要再次“精讲点拨”。还有从教学资源的内涵中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引导学生全面地,客观地认识事物领悟道理提高教学的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教学只关注教材资源的研究而忽视对教材以外更多的相关的重要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那将不利于学生真正的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共建者。因此,对于这些学习资源,教师应主要深入研究,认真选择并有效利用。
        (二)增加练习
        学生的学习困难,有时由于缺乏练习所致。如:学生汉字会念不会写,概念混淆,数量关系不清晰等,大多是由于缺乏适宜的练习所致。教师在发现了学生诸如此类的学习困难后,就应编写和提供学生以适当的练习材料。例如:可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搜集起来,加以编排,作为练习材料。
        (三)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式教学形式它来源于传统的自学方式但又结合了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根据认知主义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念,学习是一种内部操作,必须有学生自己来完成,当学生按自己的进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题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能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成果。对于一时成绩落后的学生个别指导可以使这些学生得到及时的补缺补差,个别指导是因材施教的一项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
        总之,要求教师根据这些特殊学生的不同需要,分别予以帮助。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反思,合理的诊断、合情的补救,才能对
教学工作有极大的帮助与收益。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有不对的或还需改进的地方,请个位老师多提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琳.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7期
[2]袁莉娜.让数学课堂练习更具有效性[J].小学数学教育,2011年0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