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期   作者:荆利贞
[导读] 针对小学生知识面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的特点

        荆利贞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中心小学溪边校区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针对小学生知识面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的特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创建新式课堂,使学生热爱数学学习,在运用知识中不断进步和提升。本文主要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体验;独立;有效
        小学数学的学习连贯性比较强,各个年级的知识点之间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知识点串成了知识线。通过6年的小学数学的学习,形成了知识网。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在进行知识联系的学习中,把线连接好,在不同年级里把他们的数学思维的能力进行提升。通过不断学习形成牢固的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高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数学作为逻辑较强的学科,掌握技巧、提升能力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是小学数学明显的特点之一,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必要性。既是数学学习与深化的重要渠道,也是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必备途径。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拿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看看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学生通过观察、再合在一起比较,发现看不出来大小。这时候拿出准备好的可以活动的长方形,拉动后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到图形转换过程。顺势引出“割补”概念,这样问题就很好的解决了。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让他们通过剪,折、拼,求其面积。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脑、手、口,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很轻松的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动手操作的意义。
        重视学生经历对几何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里要求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关于图形和几何的内容和素材。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属于直观的认识几何。
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折纸,测量,作图,制作等多种
方法和手段对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猜想、发现并加以证明。从让学生
在低年级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到高年级立体图形的学习的过程中,不
断的积累这样的认识与经验。其中转化,推理等思想的掌握可以让学
生的空间观念达到一个新的飞跃,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注重体验数学新知学习的过程
        小学生的学习要经历一个“具体形象→典型表象→本质抽象”的
复杂认识心理活动过程,才能渐渐的形成数学概念。在教学不规则图
形的体积时,怎样求出它的体积?它不能测量,这时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教学时,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提示学生回忆乌鸦喝水的故事。尝试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最后发现可以运用排水法测量出水果的体积。

通过“体验“等积变形”的思想,探究出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用数学方法的分析能力。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体验了获取新知的快乐。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通过动手操作三张正方形的纸条,把它们平均折成 2 份、4 份、8 份,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接着放手让学生用画线段图、折圆等各种方法来探索。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利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类比来推理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促进了学习的正迁移.,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这样的课堂,学生非常感兴趣,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教师要去注意调整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如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课前让学生走进超市,去搜集可以用克和千克我单位的商品,做好信息交流。教师在教学时准备好苹果、食盐、白糖、钮扣等常见的物品,通过称重和学生掂量,知道一角硬币和一粒钮扣约重1克,二袋食盐重1千克,通过学生自己走进生活,寻找、发现、感知、体验中掌握了克、千克的概念。小学阶段数量关系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需要学生把相关题目中的条件以及数字转化为自己即将要运用到的公式当中去,也可以转化成利用线段图解决,通过转换思维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在转化思想的过程中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告诉班级里的学生,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千万不可以读死书,在数学学习的阶段,要养成自己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注重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
        有效学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前提条件。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知识储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例如我们在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根据前面的所学知识,让学生猜测试着完成:2.4×0.8 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有针对性地展示部分同学的的计算结果。再通过比较、讨论、分析,特别是对错题的纠正,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恰是学生的思维困惑处。通过探索学生观察到因数里的小数的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感悟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了对这个算理理解,学生就会很快掌握了积里小数点的操作方法。这时候让学生归纳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有效的学习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五、结语
        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执着追求的目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能力,让他们在拿到题目时有变通的能力。基于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通过动手能力、有效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珊丽. 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J]. 师道:教研,2018(4):98.
[2]桑建华. 创设有效的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管窥[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3):132.
[3]杨海霞.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