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期   作者:李爱民
[导读] 当今,信息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李爱民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中心小学  255129
        摘要:当今,信息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必须承认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都在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看到,虽然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也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色彩,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对于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借助德育教育来进行消除,以此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教育
前言:现代教育体制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得到基本的普及,对于小学生来说,必要的信息技术掌握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但作为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让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得学生既能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又具备传统的思想美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理论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业倡导立德树人,老师应当将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放到教育教学的第一位,随后才能是智能、体力等各方面的教学和塑造。德育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教学工作,老师应当实施合理的方式和技巧。在小学教育时期,教学课堂是推进德育教育的首要途径,老师应当积极主动担负德育教育的责任,将德育教育渗透在不同学科专业里面,自然信息技术也不会除外。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应当以教学课堂为基础媒介,融合课本中的具体内容,并切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积极主动塑造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合作观念、网络道德、社会公德等品格,利用渗透德育教育使小学生更正确的了解信息技术,并科学合理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了解更多书本上无法了解的知识,而且,还能够丰富德育教育的相关资源和素材,为德育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中外,将德育教育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标准。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信息技术的大量普及,使小学生可以接收到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信息,其中有正面的信息必然会有负面的信息,为了使小学生不至于受到网络负面的、消极的信息的影响,老师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是非对错能有基本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属于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对策分析
1、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老师必须重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将德育教育渗入其中。

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重点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其次,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以及错误行为,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对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大部分的时间都会把课堂放置在计算机教室内,小学生的特性决定了他们拥有着超强的好奇心,特别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因此,在计算机室进行授课时,难免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还有部分小学生,会出现在教室里乱扔垃圾、破坏物件等情况,这样的举动不但会对教室的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还会给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老师一定要对学生做好相应的规范工作以及引导工作,防止出现以上类似的情况。
        比如,在刚开始到计算机教室上课时,老师就要先对课堂纪律进行明确,内容包括:爱护公共物品,保持清洁卫生,使用过的物品要归还原位,不得喧哗吵闹等。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注意有没有学生出现打砸键盘、鼠标或者在鼠标垫上画画等行为,有没有在教室里偷偷吃零食或者乱塞垃圾的行为,如果发现有类似的行为,老师要及时予以制上,并将可以带来的不良后果告诉学生,要使学生从内心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也认可老师的批评,只有这样,他才不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2、创建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说,信息技术是比较重视实践能力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分组合作的方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向学生布置一个小组任务,该项任务需要小组成员合作才能完成。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建立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的品德。
        比如,在教学word的应用的时候,老师可以将“用Word排诗集”一课进行分组教学。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不同的组员各自负责不同的操作。比如每三人一个组,其中一人负责通过电脑查找诗集,另一个则负责对找到并录入的诗集进行排版设计,还有一个则负责对排版进行具体的操作,借助这样的分工合作,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并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融合和交流。
3、借助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
        网络技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其中,有来自于正面的影响,自然就会有来自于负面的影响。比如使小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的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诈骗等。小学生对于是非判断的能力还比较差,所以,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一些真实的案例进行引计,比如在《计算机病毒与危害》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列举一些黑客攻击的案例,或者也可以借助某部相关的影视剧里的内容,向学生传递相应的内容,使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有所了解,从而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结语: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量的提升,在教学上,各个年级都开始在普及信息技术教学。但是,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老师既要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同时也需要重视德育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优秀的品德素养,这样才能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此,老师在教学时,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桂兰.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7(7):219-219.
[2]宋美玲.试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中),2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