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期   作者: 潘汾涌
[导读]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微课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潘汾涌
        广东省佛山市荣山中学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微课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微课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最大程度体现微课的价值,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并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与时代发展相符。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微课的概念与特征,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及应用策略。
        关键词:可视化微课;课堂教学;应用
引言
        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当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语文教学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凭借短小精悍等优势特征,为学生课内外语文知识学习提供了便利,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创新能力等学科素养的养成。因此,利用微课辅助教学成为一大势所趋。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是针对特定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知识内容的教学形式,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教学设计精致、示范案例经典、以自主学习为主、制作简便实用等特点,可应用于课前预习、新课导入、知识理解、练习巩固、小结拓展等环节。微课通过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视频以及惟妙惟肖的音频可有效突出教学重难点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微课的教学价值显而易见,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于依赖微课,因为微课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可结合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并应用微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微课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维持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教学方式单一且课堂氛围枯燥,不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兴趣培养,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在语文教学中,除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理解外,应当加强学生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水平与正确三观等学科素养培养,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全与更加实用的语文知识。微课能够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利于集生注意力,带动学生思维自然过渡,使其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更利于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每位教师负责两个班级或更多班级的教学任务,工作量较大,这极易让教师出现精力不充沛等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进行深入了解。微课这一模式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给学生讲解微课中没有体现的内容,或者给学生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开展教学,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材收录的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让学生形成多元的感受、理解及独特的情感体验。但阶段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领悟课文所传递的情感。因此,教师可借助微课强大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功能,启发、引领学生走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真正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价值取向,并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起到积极的熏陶作用。
三、可视化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预习阶段
        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能够提高学生预习积极性,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有效预习能够紧跟课堂上教师教学进度与思路,实现学习与训练的深入。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分享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观看。采取该种预习指导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确立预习方向,更利于语文素养与学习兴趣提升。尤其是在文言文或古诗词教学中,影响学生文章内涵透彻把握的因素较多,对文章创作背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情感与意境的把握。在预习阶段,将文言文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文中涉及的典故等制作成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全面了解文章创作背景,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学生可在线提出预习中的问题,教师做好问题整理,课上重点讲解文章内涵并回答学生问题,减少学生学习障碍,确保学生学习成效与质量。
        (二)通过微课构建高中语文教学情境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环节不仅完善了教学的基础流程,更采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策略,因而出现了许多独特的教学方式。高中语文教师在微课教学环节,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感知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将所讲解的语文知识与特殊的微课情境相融合,进而展现语文情境的特殊魅力,培养学生语文情感。以《鸿门宴》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学习,之后让学生通过分析、理解,找到课文中不同人物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往教学环节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进行理解,而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看似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实际上的效果非常差,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甚至一些学生还会以自主讨论学习的名义做一些其他事情,进而影响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微课来进行情境构建,先播放《鸿门宴》的电影片段,介绍不同的人物以及性格,之后选择学生喜欢的部分进行课堂表演,再加以音乐的渲染构建课堂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在表演或是观看过程中提高对人物性格的特点的分析,提高学生理解、实践能力
        (三)微课在拓展教材方面的应用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且各知识点之间纵横交错。但是高中阶段学生生活阅历相对较浅,不能完全解读教材内容,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发挥微课的作用,拓展、延伸教材内容,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微课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诸多功能的优势,可给学生构建具有深度且生动的语文课堂。以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为例,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对马丁·路德·金及美国黑人的历史了解不足,因此很难深刻体会这一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意义,即使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分析、讲解,课堂教学效率也不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给学生播放有关马丁·路德·金的背景介绍,展现课文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直观且近距离感受马丁·路德·金这个人物,强化对这一人物的理解,从而深刻体会马丁·路德·金为民族平等做出的巨大努力与牺牲,理解马丁·路德·金的伟大理想。然后运用诵读感悟、讨论比较、咀嚼鉴赏、语段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演讲稿最常用、最有效的修辞方法—反复、排比和比喻,并感受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和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听众的感染力,最终学以致用
结束语
        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通过情景化的教学,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逐渐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不定期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给予学生建议,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对自身进行完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毅.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110.
[2]李发明.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刍论[J].成才之路,2019(36):98-99.
[3]董耀德.浅谈语文微课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19(A1):31-32.
[4]高立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3):118-119.
[5]屈鸾姣.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作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12):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