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学习的“魔杖 ”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期   作者:胡勇
[导读] 为改变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老”、“慢”、“差”、“费”的教学现状

        胡勇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金鼎中学 广东   珠海  519080   
        内容摘要:为改变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老”、“慢”、“差”、“费”的教学现状,优化文言文教学过程;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效两方面入手,摸索出一条以“方言朗诵、角色转换和音乐熏陶”为特色的教学思路,以期成为制胜文言文教学的“魔杖”,从而激活文言文教学的生命力。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   方言朗诵   角色转换   音乐熏陶

        众所周知,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解决“读、译、通”,也就是“朗读、翻译、理解”三大问题。那么,我的教学改革思路也将沿着这三方面走,尝试采用“三法”来激趣,从而激活文言文教学的生命力,让其大放异彩。
                                                激趣一法:“自然入情——方言朗读法”。
        采取不拘一格的方式朗读文言文,不管你使用何种语言朗读文言文都可以,但前提是必须先用普通话流畅朗读,然后再尝试用方言流利朗读。在尝试不受语言限制地朗读课文后,学生们很惊喜地发现:用广东的白话方言读起文言文来似乎更有韵味,更有感觉!白话文的音调语气更接近文言文的平仄押韵,如温吞水一般的朗读语速让学生们读起来摇头晃脑的,更有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于是,懂白话方言的学生都更喜欢用白话来朗读古代文言文,既新奇又好玩。
        但是,班上还有一部分来自各省各地的学生,他们不懂本地方言,不能跟上一起朗读。对此,我灵机一动,建议他们何不尝试着运用自己家乡的方言来朗读文言文?并适时地发动他们开展用方言读文言文的朗诵比赛。
        虽然学生们未必就能全部听懂各地的方言,但是比照着书本来听,还是听得饶有兴味,也能听出一些门道来。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兴高采烈地用白话、客家话、闽南话、湖南话、四川话等地方言来朗读文言文。一时之间,课堂上出现了百花齐放、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繁荣景象。学生们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次上新课之前,都充分做好了开展方言朗读比赛的准备,在竞争中享受读书的快乐;同时,我惊喜地发现,在课堂上也能收获许多意外之喜——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各地方言朗读让他们大开眼界,对语言的研究日益浓厚,尤其对古人使用何种方言朗读文言文倍感好奇;
语言决定思维方式。学生开始思索古代文人是在运用哪种语言撰写古诗文,他们又是运用哪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时事人情,从而帮助学生贴近作者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
        在五花八门的方言朗诵PK中,学生们的自由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不再其局限于只是简单的语言朗读,还会想象一些神态动作来配合自己的朗诵,以期获得更多的掌声。这就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对作者的深入理解的探求意识,理解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才能作出相应的动作神态。


        这样一来,学生们既学会了标准语言的朗读,又见识了各种方言的朗读;既读出了情感,又读出了兴趣。朗读方式不一而足,朗读水平高低不齐;但是,有一点很明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朗读当中,并且都读得兴高采烈、专心投入。如此,激发朗读的兴趣目的就达到了。
                                         激趣二法:“古今对译——角色转换法”。
        朗读激趣任务完成后,就该转到文章词句的翻译上来。但是,一字一句的翻译过于冗长反复,容易让人心生疲倦。对此,我尝试运用“角色转换”来打破疲倦沉闷的局面。
        此处的角色转换,并非指师生角色的互换,而是指“文言文”与“现代文”语言的互相转换。通常我们讲授文言文的一大任务,就是要用现代文来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翻译准确就是完成任务了。但是,还有更胜一筹的做法——“在完成用现代文准确翻译文言文词句的学习任务以后,还需要学生反过来用文言文表述现代文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要用所学过的文言文词语来翻译现代汉语的意思。”可以说,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教学法,足以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诸如把这句“我喜爱踢足球”翻译成古文,学生们的翻译就五花八门、见仁见智了——“吾甚爱球、吾性嗜球、余善踢球、吾好球、余喜球成瘾、……”不一而足,不仅翻译无误,而且都能符合翻译达到文通字顺的原则。
        经此一练,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思维竟是如此的活跃,全然没有之前学习古文时候的沉闷无聊。原来,单调无趣的文言文教学竟也可以上得如此意趣盎然、生机勃勃。
                        激趣三法:“情境创设——音乐熏陶法”
        “音乐熏陶法”多有人尝试,将音乐与文学和谐地统一起来,足可以达到最美妙的意境。上课时播放古典音乐,能给枯燥的课堂平添几分古典氛围,让学生进入情境创设中,于无形中提升了学生们的典雅气质,增强了他们对古人情感古文背景的感知与领悟的能力。如此学习得法,学生再读古文,自然便可以信手拈来、琅琅上口。之前看来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在音乐的推动下竟能明白无误地侃侃而谈!
        譬如我在讲解《岳阳楼记》这一课时,节选了《洞庭秋思》、《广陵散》两首纯音乐,整整一节课都在配合播放悠扬的古典音乐,感觉讲起课来特别轻松,学生们似乎都能渐入佳境。后来,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这节课,老师播放的音乐让我恍惚间觉得自己变身成为了范仲淹,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一袭青袍长身而立。正与知己好友结伴而行、携手相游,倚在岳阳楼楼上远眺浩浩荡荡的岳阳楼,大发感慨抒怀之情。那是何等的惬意与书生意气啊!……”
        这样的意境其实是教师难以用语言精准描述的,但是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是符合文意的音乐创设了情景,激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对文言文深入探究的兴趣,更唤起了他们对前人文化与遭遇的认同与理解。
        
参考文献:
1、成婷;《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2、徐庆龙;《让文言文教学奏出和谐的音符[J]》;《语文新圃》;2010年01期
3、刘正军;《应重视文言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1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