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灵芝 奚苏娇
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小学
【摘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知识有很多。作为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作为阅读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关注入手,引领学生展开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即:关注语言品味,培养学生语感,发展语言;关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以情感人;关注生本争议,发展学生思维,启迪智慧;关注文本空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关注 实效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目标的确定,吸纳了现代阅读理念,在“教学建议中”作如下描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是何等重要!
而对于阅读教学的界定,新课标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知识有很多,作为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作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的教师从哪些方面引领学生阅读,才能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四个关注入手,具体来说,就是“关注语言品味,关注学生情感,关注生本争议,关注文本空白。”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把这几点落到实处,那么它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定会起到显著的作用。
一、关注语言品味,丰盈阅读感受。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富含哲理,还有一些文章的遣词造句非常精美,是课文的一大亮点。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文本中值得学生品味比较的词语、句子,让学生反复揣摩、感受,进而使学生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语感,发展语言,丰盈学生的阅读感受。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颐和园》一课时,教学到第三自然段的“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句时,我主要抓住“滑”展开教学:
师:在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个词语用的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觉得“滑”字用得好,因为“滑”指在表面滑过,给人一种轻轻的,慢慢的感觉。
生2:我觉得“滑”字用的好,因为“滑”字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
师:你可真会读书!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想一想“滑”字在这儿还能换成哪些词语?
生1:可以换成“划”。
生2:可以换成“驶”。
……
师:你们把换过的词和原句比较一下,读一读,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
生:“滑“字和上面的“镜子”一词相得益彰,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而“划” “驶”等字则让我们感觉到船在水上的动作幅度很大, 水面上就要留下痕迹。
师:你品味的非常准确,可见,作者用词非常精妙!课文里的小泡泡也是这么告诉我们的,请大家再用心地读读这句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抓住文本语言的亮点——用词准确的特点,采取换词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抓住“滑”这个词让学生走进语言,品味语言,感受语言,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而且在比较品味中学生的阅读感受也显得更加充盈丰满。
二、关注学生情感,引起学生共鸣。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大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这些情感不仅是文本主题升华的地方,也是作者情感爆发的地方,更是读者容易被文本内容所感动的地方,同时也是体现人物形象精神的地方。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文本语言中最容易打动学生情感的地方带领学生反复品味感受,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以读传情,从而引起学生共鸣,升华情感。
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慈母情深》一课时,为了引起学生共鸣,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
生1:想哭。
生2:伤心。
师:不对啊?母亲给了我买书的钱,我应该怎么样呀?(学生答高兴)。而我却“鼻子一酸”,请同学们把课文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呀?
(学生静静默读,边读边画出文中令我鼻子一酸的句子)
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多媒体展示)
师:“震耳欲聋”给你什么感觉?
生:烦躁,难受,受不了。
师:母亲是如何对待这种状况的呢?由此作者想到了什么?
生:母亲昨天,今天,明天是怎样在这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
师:同学们,看到母亲这样的工作环境,面对此情此景,你又怎能不(鼻子一酸)?在这里,作者为了表示慈母情深,文本中的这些语言能够省略吗?(不能)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鼻子一酸”这个动情之处,让学生潜心会文,通过细读课文,学生边读边画出了描写作者“鼻子一酸”的相关语句,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从这些动情之处让学生品味、感受,使“鼻子一酸”这个动情之处成为统领全文的情感爆发点和主题升华点,引起了学生共鸣,很自然的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之情。
三、关注生本争议,深化个性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即使对同一文本的阅读感受也不尽相同,有时难免会出现对立、争执不下的情境,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对文本语言中有争议的地方,让学生尽情地思考、探究,进而得出合理的解释。这样的教学,可以激活课堂,发展学生思维,启迪智慧,深化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
如在学习人教版第九册《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到底该不该放呢?它是学生争议的热点,在教
学时,围绕这个有争议的地方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爸爸说应该把这条鲈鱼放掉,你认为这条鱼应该放掉吗?
生1:我认为不应该放掉,因为它很大,并且是我和爸爸苦守了半夜好不容易才钓上来的。
生2:我也认为不应该放掉,因为旁边又没有别人,就我和爸爸,我们不说,是没有人知道的。
生3:我认为应该放掉,因为距离鲈鱼开放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这不是我们应得到的。
生4:我认为应该放掉,这条鱼不是在应有的时间内钓到的,如果不放,不仅没有遵守规定,我也会受到良心和道德上的谴责。
师:爸爸为什么要我把鱼放掉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生:爸爸是让我从小做一个有良好道德的人,道德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在这个教学课例中,结合文本内容,教师抓住学生在教材文本中存有争议的地方“放?不放?”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这样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思维,而且在学生的争议中学生逐渐明白了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在这儿,从生本争议处入手,“争议”有声,“受教”无形,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四、关注文本空白,激活阅读思维。
在语文教材中,作者为了文本内容和情节发展的需要,有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极力引领学生捕捉这些空白之处,让学生想象补充。这样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桥》一课时,课文是这样结尾的“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篇课文在表达上非常有特色,直至课文结束才交代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到此结束,给读者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这是作者有意留下一些空白,便于学生想象,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此时此刻,洪水退了,百姓的生命得救了,可我们的好村长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一起离开的还有他那最疼爱的儿子,面对此情此景,面对老太太孤单的身影,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把你此时最真切的感受告诉大家吧!
生1:老村长,您安息吧!您的家人我会替你照顾好的。
生2:老村长,您和儿子一起被洪水带走了,从今往后,我就是您的儿子,我会照顾好老太太,视她为亲生母亲的。
生3:老村长,您虽然走了,可是您舍己救人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不会忘记您的,我们会替您照顾好家里的一切的,请您放心吧!
在这儿,我主要抓住文本语言的空白之处引领学生想象,想象村民们面对消失的老村长的身影有何感受,通过想象,学生真正进入了文本,通过文本补白,学生对老村长的情感认识也得到升华,激活了学生思维,文本内容也显得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教师就要引领学生从这四个关注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做足语言品味,深化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无字处显出精彩等等,进而使语文课堂显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温儒敏 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3]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