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琴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谷八初 湖北 武汉 430000
前段时间,有幸到武昌区武珞路中学观赏湖北省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比赛的盛况。前两天的比赛过程,众位优秀教师悉心授课,精彩纷呈,受益匪浅;而第三天评委一席中肯地点评,更是醍醐灌顶,给我不少的收获与启示。特别是针对一位老师所讲授的《空城计》这一课的点评,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评委谈到:“这位老师在讲授《空城计》时,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将电视录像带入课堂教学,给学生的印象非常直观深刻,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效果非常好。而后老师又引导着学生讨论,司马懿该不该攻城,学生们也非常积极踊跃地思辨,探讨。但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司马懿并没有进攻‘空城’这已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了,‘攻城’的可能性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还有讨论的必要吗?”
正是评委老师的这一席话语,回来后引发了我良久的思索。在新课标的号召下,整个教育界都在倡导着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以生为本”,所以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最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教学形式之一,无疑便是讨论交流。所以,讨论在课堂上采用的频率、时间也越来越多,且有的语文老师几乎是每篇课文结尾都来一场讨论,看来整个课堂非常活跃,感觉很精彩。而此时,评委老师的一番点评恰恰是为我们提了一个醒,是不是所有有争议,有分歧,有待深入的问题都有讨论的必要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我们有的语文老师,由于仅仅是照搬他人的教学模式,导致走进了几个误区,尤其是在讨论这种形式的运用上。
误区一:对于某些已成定论的历史事件,重大事件展开讨论。
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司马懿该不该进攻?还有美国该不该进攻伊拉克?中国该不该申办奥运会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已是毋庸质疑的,既成定论,其利弊人所共知了,再讨论就显得拖沓,没有必要。
误区二:对于某些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做法进行讨论。
最近也看到过不少此类对于传统观念颠覆性的文章,虽近似于搞笑,却也暗暗透露出某些人观念的转变。如有的人在讨论“司马光该不该砸缸”这个论题时,给出不砸的理由竟是“免得砸坏了赔钱”,此话令人不由得心一紧,难道一口缸的价值超过了一条人命?
还有诸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值不值”,“邱少云能不能动”,“大学生张明该不该救老农”等等,这类讨论大可不必,因为我们语文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此类英雄们的抉择恰恰是其美好崇高道德品质的折射,只需稍加点拨,教育得当,便是对学生思想最好的熏陶。相反,如果运用讨论的教学方式,则很有可能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歧路,适得其反!
误区三:完全自由式的讨论。
讨论开始后,老师将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却很少加以引导,所以导致学生的讨论到了后来不着边际,漫无目的,与原题是风马牛不相及。这种热闹的课堂讨论实质上是只合不作、只议不思、只说不听,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所以看似很热闹的课堂,讨论到了最后,学生除了“争执”之外并无多大的受益了。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要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思考和讨论,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可以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可以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的层面飞跃,也可以协调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关系,让课堂教学波澜迭起、抑扬有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讨论很重要,但要开展好课堂讨论很困难,在课堂上讨论什么,怎样讨论,怎样才能有效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应该处理好的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运用“讨论”这把利刃才能够称之为“有效”,才能够收到预期的成效呢?不妨尝试着掌握一下几个讨论的时机,加以灵活处理。
1.人物的思想,言行存在着矛盾,或与大众的习惯性思维有悖。
如八年级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勇气》,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名美国伞兵不幸在德占区降落,只得向一户法国居民求救,可这家的男主人因救他而被当场枪毙。后来,当伞兵侥幸脱逃,又来向这户人家求救时,农妇救不救他呢?故事发生在到这儿,冲突就来了,救吧,农妇已死了丈夫;不救吧,伞兵是来救助国家的。所以,此处就可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对于农妇的接下来救与不救的行径展开讨论,从而进一步明白她选择“救”的做法背后所蕴含的美好崇高品质的。
2.故事讲述意犹未尽,存在着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在文章的结尾,虽然全家是暂时摆脱了于勒的阴影,可于勒会不会再回来,回来后全家人的反应分别会是怎样?《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用十年的青春偿还一条项链,可当她与好友再相逢时又发生了哪些意外,得知项链是假的,如何应对?
面对文章众多发展的可能性,同学们纷纷为思想插上翅膀,尽情驰骋。有的设想于勒再次成了暴发户,家人们谄媚的嘴脸;有的设想“我”偷偷的去关心于勒叔叔;有的想象玛蒂尔德被生活现实逼疯了的痛苦情状,友人无奈的劝慰……热烈的讨论,五彩纷呈的答案,这些讨论题无疑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最好的训练,开发!
3.对课文情节的自主阅读,自主分析。
有的文章中,人物性格是多样性的。这时,就不妨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分组阅读、讨论中逐步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对人物的分析,以及对主旨的把握,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有,在语文诗词的教学中,不苛求答案的精准、统一,更为注重对于诗词意境的领会,对于诗词情感的领悟,这时,同样需要发挥集体的优势,让学生们在众说纷纭中集思广益,共同得到熏陶提高。
如我在讲授《野望》一诗时,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两句,就问学生:这样的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
没想到,这一问,教室里的教室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一部分同学认为:秋日是清冷的,作者的心必然也是凄凉的。而另一部分学生持不同意见:树树、山山都染上了代表秋色、落晖的灿烂的金黄,这不正说明作者的心里依然是积极阳光的吗?这样,同学们就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论题,于是就索性让他们自由辩论,各自找依据。
?? 前者说“相顾无相识”不是很落寞吗?后者指出“牧人驱犊返”是闲适的山村晚景,而且隋末动荡之时能有这样的生活实属不易啊。说到背景,前者又拿出诗人弃官归隐的经历来证明“野望”的伤感……论辩中双方你来我往,对诗的也就理解越来越深入了,何乐而不为!
课堂讨论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门艺术。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讨论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积极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我想,语文老师如果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抓住有利时机,合理利用“讨论”的形式来实施自己的教学计划的话,一定是有益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视野;而且,在讨论中合作交流,即有益于培养学生间团结,融洽的学生气氛,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口语、书面表达、资料采编、外观设计、创新等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当是一个良策!
当然,以上关于讨论的理解只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悟,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有多种,希望今后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更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