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我们和诗歌有个约会 ——小学生诗歌创作活动课程探索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期   作者:李春梅
[导读] 随着春天一起走来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到了,我问孩子们为妈妈准备什么礼物

        李春梅
        重庆市巴蜀小学  重庆 400010
        随着春天一起走来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到了,我问孩子们为妈妈准备什么礼物,一个孩子冷不丁地冒了一句:“老师,我可以为母亲写一首诗吗?”
        “当然可以!”
一群孩子跃跃欲试,一场与诗歌的约会就这样莽莽撞撞地开启了。
一、写给母亲的诗——小试牛刀。
        第一次带着全班孩子与诗歌亲密接触,那可不能马虎,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诗歌的美,更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自信地拿起笔,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诵读写给母亲的诗歌名篇。
        从耳熟能详的《游子吟》到《我是妈妈的宝贝》,孩子们知道了我们可以在诗歌里描绘母亲为我们辛勤忙碌的画面;从冰心奶奶的《纸船—寄母亲》到《留守儿童写给妈妈的诗歌》,明白了诗歌可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从《赞美母亲》到《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懂得了诗歌总会充满想象,诗歌总是那么深情,诗歌常常会用到排比,诗歌常常会由实到虚,先写景再抒情,才能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那堂课似乎和平常的语文课有些不一样,因为我们并没有上语文书上的课文;那堂课却又是一堂让孩子们如痴如醉的语文课,不仅是那诗句的美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隐隐约约捕捉到了创作诗歌的秘密。
        当晚,孩子们便为自己的母亲写了一首诗。第二天,我们分小组朗诵自己的诗歌,选出小组最受欢迎的诗,在全班诵读赏析。平常孩子们可能对母亲的感谢更多地停留在做贺卡,买礼物,端茶倒水等日常生活的行动上,即便是语言表达也停留在更生活化,更浅层的表达上,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祝福语。而这次要写成诗句,诗歌独有抒情特质,让很多孩子非常用心去发掘自己内心深处对母亲的那份情感,尝试用最美的句子来表达这份情感。他们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母亲弯下腰为他系鞋带,母亲端来热腾腾的牛奶,母亲在微雨的校门口撑伞张望……都在孩子们的笔尖汇成了一个个动人的画面。我没想到连男孩子的心也可以变得那么细腻柔软。
        每一首诗诵读之后,全班同学有点评。因为有许多相同的经历、感受,孩子们特别有共鸣,能在内容上给出很好的建议。但我着重引导孩子们在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营造上努力寻找更好的表达,每一首诗,我们都针对某一个小节或句子大家一起推敲,不断地去寻找更贴切的、更传神的字眼儿。慢慢地,孩子们便找到了感觉,总有灵感不断闪现,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他们都很乐意去斟酌,去咀嚼其中的意味……真有点以诗会友的画面感!
三八节这天,孩子们把自己写的诗再次修改,作为节日礼物诵读给自己的母亲,这一次打分评价的人当然是每个孩子的妈妈。妈妈们第一次收到这样的节日礼物——一首写给自己的诗。

看到孩子们在诗里用那么美的语言赞美自己,用那么深情的语言感谢自己的养育之恩,妈妈们无不动容,纷纷给出了高分,并在家校本上表达自己的激动和欣喜。美熹妈妈的话最能代表妈妈们的心声:这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节日礼物,没想到我也能成为诗歌里的主角,没想到我在孩子心里有这么美好,没想到孩子心里其实装着我为她做的点点滴滴……
二、写给春天的诗——得寸进尺。
        进入四月,随着阳光越来越耀眼,各色花儿粉墨登场,杨柳扶风,乱花迷眼,有几个写上瘾的孩子便有些诗心荡漾,撺掇我在周三日记布置以春天为内容写一首诗。
        我当然是顺水推舟,乐见其成。周三那天,我便让语文课代表把这个当作家庭作业写了上去。
        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然问我:“老师,可以写古体诗吗?”
我又惊又笑:“你们写过古体诗吗?”
“当然写过!”“我写过!”“我早就写过!”……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逞能。
“那好,谁把你写过的古体诗说两句来听听。”
李庥延竟真的站了起来,这个小小年纪就爱读《诗经》《周易》的家伙,平常在作文里就经常引用古诗词,而且意境相当契合。他告诉大家,寒假他和妈妈去泸沽湖旅行,在湖边就以所见美景写了两句诗:翡翠千仞山花醉,琉璃万顷水鸟飞。我把庥延的诗句写在了黑板上,教室里顿时不平静了,赞声一片。但我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结合咱们平常学的古诗词知识来评一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我们班把《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是作为每天必背的的内容,许多同学早已烂熟于胸,对古诗还是有些感受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对偶,押韵,意境这些角度对这两句诗做出了很到位的评价。我乘势请大家说说这两句诗还有哪些字可以改动一下,更准确,意境更美,你还别说,孩子们的眼睛挺厉害,立刻就发现“缀”字用得不够好,好几个孩子都说改成“醉”更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翡翠千仞山花醉”意境更美,庥延自己也认同。
有了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人胆子也大了,程双泰说他也写了,有同学推荐说刘泓妤、杨雅涵也写过,一一念给同学们听,虽然幼稚,但依然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更有那脑瓜子转得快的朱承烨,以前没写,看别人写了,大约不服气,竟在第二节课拉着我,说他趁课间也写了一首,非要念给全班同学听。拗不过,让他念了,嘿,还真是像模像样的一首诗:碧水接天山,翠鸟拂水飞。闲看夕阳斜,卧坐玉水中。好一个“闲看夕阳斜”,让我这当老师的也连连叹服。看来,我还真不敢小觑这些孩子们呢!
有了这些开路先锋,吃螃蟹的人越来越多。这一次,收上来的诗歌里,果然不出所料,有一半的人都写的是古体诗。虽然大多数都并不像样,但看得出来,孩子们很努力地在对仗、押韵、词语的使用上仔细斟酌、打磨,当老师的甚是欣慰。
然而,说欣慰为时过早,当我看完后,却陷入本领恐慌。因为在这几十个作业里,竟然出现了一首词……
对诗,我还敢煞有介事地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一起评价,一起修改,一副其乐融融的和谐局面。但对于词,我必须承认我的水平仅仅停留在喜欢,欣赏,读得明白。而填词的规则,填词有哪些讲究,则一窍不通,面对学生的这首词,我傻眼了。怎么办?
赶紧和学生一起找来资料学习词牌、填词、平仄……谁让我的学生跑得快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