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户外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游戏材料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期   作者:梁虹
[导读] 皮亚杰认为,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活动

        梁虹
        大连中山区桃源里幼儿园  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皮亚杰认为,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活动,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儿教师可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
        【关键词】
低结构材料:结构简单、功能多元、可变性大、操作性强,可以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组合的材料。
一、户外自主游戏
1、自主游戏的主要特征
        华爱华老师在阐述幼儿自主游戏特性时认为:孩子自发生成的游戏,即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教育因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本体性游戏。这种活动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是非功利的,因此它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综上所述,我认为幼儿自主游戏除了应该具备游戏应该有自主、自由、自发的特征外,还应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无功利目的,不注重结果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是自主游戏的主要特性。
2.、研讨前我班户外自主游戏存在问题:
(1)盲目型。在材料提供有较大的盲目随意性,不能很好的分析幼儿游戏发展的特征,而随意的投放材料。不管什么材料,只要是生活中废旧材料全部拿出来投放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材料的繁多杂乱、未经筛选,导致幼儿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材料,游戏行为受到打击。
(2)主观型。教师预设性太强,不去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种种行为表现与发展需求,在游戏中主观投放材料,幼儿的游戏发展内在需要与实际材料不能相匹配,材料的自主选择,自由变通的乐趣缺失,大大打击了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二、户外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的使用原则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诱发幼儿的游戏行为,很多高结构材料所要实现的目标都被低结构或非结构材料所囊括,但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在开展游戏时材料对于他们的作用相对也发生差异,因此在运用低结构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与要素。
1、安全卫生原则
        户外自主游戏中所使用的低结构材料一定是安全的、卫生的。首先,我们在收集后,使用低结构材料前筛选材料的安全性,筛除掉破损、脏乱、又快口锐角的材料;其次,在使用前我们还要对低结构材料进行整理消毒;最后在幼儿游戏结束后有专人检查材料的损耗情况,再次筛除破损、变脏的材料,保证下次游戏时材料的安全与卫生。
2、综合运用原则
        “高结构”、 “低结构”和“非结构”的材料并没有好坏之分,具体活动中可以给幼儿提供多结构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但是必须把握的是我园开展的户外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投放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以低结构形式出现并综合运用的结果。
3、由少及多原则:
        教师关注孩子的游戏行为,分析行为背后低结构材料的隐形价值。因此,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提供的低结构材料要对应活动内容,要进行筛选,在活动中需把握这样一个度,低结构材料投放要由少及多,不能一次性投放太多材料,这样反而会使幼儿无从下手。
4、适宜空间原则
        户外自主游戏的低结构材料投放有别于室内自主游戏的低结构材料,适宜户外自主游戏的低结构材料一般符合两个特征:比较大型、与户外空间相匹配。
三、研讨后我班户外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游戏材料的应用
1、“能”玩——孩子的体质变强了
        户外自主游戏游戏由于其游戏空间的特殊性,因此幼儿能大量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在感受游戏带来愉快和满足,以及轻松、愉悦的心情。

在大自然中与大量材料接触,开展富有趣味的游戏情节,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有着很大的功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由于低结构材料需要经过拼、凑、搬运、拼搭、建构等动作才能使用,幼儿的运动量大大增加,低结构材料还有利于锻炼幼儿身体大小肌肉的发展。同时,有时低结构材料中的拼、凑运用,因此对于幼儿的手眼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敢”玩——孩子们变得更自信
        现代家庭1+6的模式使得每一个孩子包围在6个大人的关爱关注中,孩子失去了很多主动探索、主动尝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依赖。很多老师在户外自主游戏开展初期都反映孩子们不会玩也不敢玩,缩手缩脚依赖老师的帮助。不会玩的孩子往往是不懂得在游戏过程中怎样和他人一起玩,因此会玩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紧密联系。我们总会看到很多孩子不会交往,不会合作,气量小,以自我为中心。在户外自主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充分与材料进行互动。由于低结构材料结构简单、功能多元、可变性大、操作性强,可以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组合的特性,使得孩子们为了开展游戏意愿而不得不主动想办法去游戏,孩子们在玩的时候变得情绪愉快起来,在于材料、环境、同班的互动中逐渐变得敢于玩、乐于玩。
3、“懂”玩——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
“懂玩”是指在户外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运用使孩子变得更聪明。聪明指的是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也印证了游戏水平和幼儿发展水平相同步的观点。由于户外自主游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给游戏中的幼儿经常带来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为了实现自己的游戏意愿,幼儿总是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自己去解决问题,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而为了游戏的需要幼儿往往会急中生智。同时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户外自主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
四、总结出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低结构材料投放的运用与方法
投放策略一:预见性投放
        预见性投放是教师根据上一次游戏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分析其游戏行为,预见性的增加或调整或者重新组合低结构材料的一种投放方式。研究中教师在幼儿开展游戏中潜心观察幼儿,并记录的观察幼儿在开展游戏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细节,是一种常用的投放方式。
投放策略二:插播式投放
        根据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的新需要而幼儿又不能解决而影响游戏进行的,我们也会及时调整,在游戏中及时投放。这种投放方式是及时性的,往往这样的一个投放为幼儿游戏开展起到“峰回路转”的作用。
投放策略三:开放式投放
        一般适用于年龄稍大的幼儿。在游戏中教师预设性的将各种材料进行简单归类,集中投放在一个区域,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行选择材料,自行搭配材料,运用于游戏。开放式的投放方式从另一个层面也促进了游戏情节的发展。
投放策略四:封闭式投放
        总之,华爱华老师在《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  提出了低结构材料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一个多倾向于低结构的材料(材料功能不固定,一种材料可以任孩子们想象出多种玩法),则丰富程度也是不同的。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中提出低结构材料更能引发幼儿“从他们自发生成的玩法中获得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纵观许多学者的研究,我们觉得低结构材料是丰富、多样的。低结构的材料由于其自身材料具备的教育目标的隐性,材料又具有多样性探索与表现,可按幼儿的想法任意操作、改变、组合。组合材料的过程本身比产生的结果更让孩子感兴趣,因此在活动中往往更能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徐则民《谈幼儿游戏》
2. 黄琼《学前教育,我的梦想与追求》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4. 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作者简介:梁虹(1984-10),性别:女,名族:汉族,籍贯:辽宁大连,职务:一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大连中山区桃源里幼儿园,研究方向:户外游戏中的低结构材料运用,单位所在省市和邮编:辽宁大连116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