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姗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
摘要:语文不仅可以作为一座桥梁以便不同地区得人们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沟通,也可作为一种载体将我国各时期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时间的洪流中一代代传承下来。初中时期的学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但是在语文方面,提到“传统文化”这四个字,了解这部分知识并对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寥寥无几,因此,在初中语文这一学科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语文这一载体,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传承和发扬下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的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进行各种各样的革新,以使学生在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初中教师在平时的时候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关键的步骤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于人性的教育,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学习到关于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初步的涉猎,了解我国文化发展脉络,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国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这就要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理论于具体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1]。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引入其中,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品德的作用。
(一)陶冶学生情操
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流传至今的一个发展脉络,并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语文知识,在文化的不断熏陶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二)培养学生品德
在现代化的世界中,科技发展日益增强,经济条件也在不断的变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许多的优良品质也随着文化的缺失而在人们心中消逝。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可以使自己的品德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则
(一)长善救失原则
这一原则又称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在自己优点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缺点克服掉,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同时要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学习到的矛盾转化的原理与其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发扬自己的优点,进而使学生克服自己的缺点,超越自己[2]。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融入传统文化时,需要考虑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多少了解,再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都能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科的编排顺序以及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逐步的提升,进而使自己的思维逻辑在不断的教学中变得更加严密。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依照教材的体系来进行,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什么都涉及到,只要在讲授式有主有次就可以;而且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把握好重难点。
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克洋教学时不需要一蹴而就,而是根据教科书的安排,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系统化的了解,同时逐步提高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学思并重原则
学思并重原则就是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进行,不可偏废。所谓的学习,就是学一些自己尚未学过的知识道理;而所谓的思考,就是把自己曾学过的道理进一步的理解和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两相补充,建立一套知识和思想体系。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一直以来秉持的基本观念,最早应该是来自《论语》里面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但是在现在的教学生,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好像大多都更重视“学”,而忽略了“思”的重要性。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加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更需要的是学生的思考,教师一味的灌输式不可取的,因此应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理解感悟。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传统文化往往晦涩难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发掘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两首》时,学生对于这些往往很难理解。这是教师首先应对估值中涉及的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可以找一些关于所讲古诗词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当初作诗时的心境,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此外,尽量让学生自己先翻译出来,教师适时的做补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更能积极主动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
(二)运用多种教学平台
在现代化社会,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问世,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科技产物来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黄河颂》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学生观看黄河的视频以及《黄河颂》的朗诵、歌唱视频,震撼学生的心灵,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同时利用APP的功能组织歌唱、朗诵比赛等并给予相关的奖励,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关于这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设置各种专题活动
教师在教学之余可以开展各种有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品质。
例如在学习《三顾茅庐》这一课时,教师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讲课文中的内容,同时可以举办相关的专题活动,如让学生根据文章用割据、小品等方式来演绎当时的事件,或者准备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让学生在一个个的专题活动中发散思维,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活动中也锻炼了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四、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教学深入人们心中,使传统文化在时间的洪流中传承与发扬下来,此外,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有些精神品质是现在的我们也应该学习的。因此,以语文课为载体,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来,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伦平.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J]. 新作文:教研, 2020, 000(003):P.1-1.
[2] 韩海江.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研究[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8):P.151-151, 153.
[3] 杨新悦.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1):023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