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田
鲁东大学学科教学(语文) 威海市北竹岛小学 264200
摘要: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打好语文基础,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别的科目题型、知识。语文学科是与人交流的工具,它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把懵懂的思想整理成清晰的思想,把混乱的语言转述成清楚明了的语言。我国进行新课改之后,就要求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高阶思维就是让教师能够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更好水平的能力。任何学科都需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语文也不例外。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阶思维 能力培养
引言:随着新课改与基础教育的全面推行,教育的目标也不再是仅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且社会对于全能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学校为了学生能够被社会需要,也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必须培养出更多的全能型人才。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必须率先做出改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语文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也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语文高阶思维的目的
高阶思维教学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分析等过程,对知识进行加工,让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吸收知识。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离开思维运转,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进行的对概念的理解和推理过程都是学生对思维进行锻炼的表现形式。教师教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整体的认识以及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在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基础之上的一种更高水平认知与思考。语文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小学生更好、更容易学习奇妙的学科知识,提升了小学生看待问题的深度与远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在综合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二、现阶段语文教学的现状
(1)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前很多的语文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书本知识教导,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锻炼,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填鸭式地教学的现象更严重,教师也没有仔细思考过如何对学生进行写作或阅读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以后学习思维逻辑以及基础文学素养的影响很不好,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认知水平还不够高,简单地以为现在的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系统,不能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是教师的刻板印象。这种状况导致出现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填鸭式教学才是最利于学生的教学方式的错误观念。
(2)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上课节奏
我国小学阶段进行的新课改明确要求让教师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在课堂上提问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更有代入感,也能够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增加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逻辑。提问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好课堂提问的精髓,出现经常提问或者经常不提问的现象,更有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单纯的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让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失去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式陈旧,不能满足新课改要求
我国进行新课改之后,教育部门就对教师进行多渠道、多方法的教学培训,但是有很多教师都是疲于应付,固守陈旧的教学观念,不愿意进行创新教学,而且部分教师也存在理解能力较差的现状,导致他们都不能很好地接受新课改的教学观念。这种状况导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没有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也没有处理好学生学习知识与他们现有能力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进行机械的、不加创新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抵触情绪。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元、开放的学习目标
“高阶思维”主要是更深度的锻炼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也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评价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地倾向于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点,明白“读懂了什么”就行,这实际上算是低阶教学模式。新课改之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书本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经历读通顺、读明白、读得好这三个阶段。具体到教学方式上,就是让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制定合情、合理的教学目标,当然教师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灵活转换教学的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导《小马过河》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把继续编写故事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设计科学、适宜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
设计科学、合适的问题是教师进行高阶思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把孤立、与生活脱节、封闭的例题当作教学过程提问的问题,忽略了教学也应该跟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种提问问题的方式很难锻炼学生的批判、创新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缺少把学习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思考问题的角度。高阶思维教学重视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设计科学的问题。教师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寻找能够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问题,为小学生设置一种趣味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锻炼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导《称象》一文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对学生抛出更有层次性的问题:文中运用了浮力的问题把大象的体重巧妙地测算出来了,聪明的你们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吗?这个时候学生就会陷入沉思当中,只要此时教师给他们一点点提示,就会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3)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师当作课堂的中心、主宰,教学的内容上也要进行精细的划分,语文课堂只传授语文知识,这种守旧的教学思想要适当摒弃。新课改倡导的“高阶思维”是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适当拓展知识面,不要固执地以为语文只能传授语文知识,一定要努力让学生成为全能型的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把传统的“我教你学”的模式转换为“让学生主动的学”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全面的思考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分成小组,以“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这样的构成建立小组,在小组中选择一名负责任的学生担任组长,在教学课程中鼓励小组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中锻炼思维、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导《称象》一文中,教师可以在进行学习之前设置问题:文中是用了什么办法将大象的体重称出来的?文中是如何进行描述的?然后让小组之间进行阅读、学习、思考。相信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熟练度和理解程度,也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利于形成学生的高阶思维,也让学生之间树立牢固的友谊,两全其美。
结语:随着我国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成为现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创设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致力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更加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加强对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
[1]李玉芳.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刊周,2020(0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