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晓倩
衡水市前进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技能和形成数学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很多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会有意识地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讲授。然而,受限于种种因素,目前很多小学的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教学中依旧是问题重重。该文就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教学现状加以论述,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以期对小学生数学“策略意识”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方法
1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
所谓“解决问题能力”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谋略,往往是可以解决某一系列问题通用之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就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手段,而这些是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积累的。在实际的小学数学学习中,不同的学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如,一些学生看到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思路,束手无策;而一些学生虽有些解题思路,却总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无法正确解题。深究这些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难发现,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策略意识”,他们太过注重某一问题的解答,而没有总结和分析解题方法、思维的意识,使其学习困难重重。苏教版教材中特意设置的“解决问题策略”模块,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去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其形成策略意识,提升其数学思维。这一模块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困境,帮助他们事半功倍地学习。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
2.1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正确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这些理念:应以课堂引导者的身份,去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应看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并能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应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数学的自主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总之,教师要以学生思考解决问题为主进行教学活动,而不是将知识和理念灌输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而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学生感兴趣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让数学变得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例如,教师在讲解《升与毫升》时,就可提前准备好一些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如“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以升或毫升作为计量单位的?”“什么东西的计量单位是升或毫升?”等。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去讨论答案,自己从旁辅助和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2引导学生画图,理清题目内容关系
对小学生而言,解决数学问题一直都是他们感到非常苦恼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低,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从题目中发现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在关系和数量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自然无法解答数学问题。再加上小学生无法熟练地运用所学公式和解题思路,因此导致小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出现困难。所以,教师必须要先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来理清题目中的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这样才能保证顺利解题。例如在进行《加与减(一)》这一课程教学时,有这样一道题目:5-2=?,对于这样的数学问题,一年级的学生都知道5-2=3,但他们不明白其中的算理,为了让小学生明确算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画图理解。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和拿走圆片的方式理解,在学生实际操作后,让学生通过画出五个圆圈然后再画掉两个的方式思考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地开始画图。
其实,在小学低年级段,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画图,无论画的像不像,只要他们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明白其中的数量关系和算理,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画图解题能力。再例如开展《数一数与乘法》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来解答数学问题,比如课本中有一道题:学校要种树,每4棵树为一行、一共种了5行,请问同学们,学校一共种了几棵树呢?教师不要急着要学生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有的同学画出了五条线,一条线分别表示一行树,然后在每一行点出四个点,每个点代表一棵树,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本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既可以使知识内容变得直观,又能有效地利用画图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画图解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2.3巧用逆向思维,提升数学运用能力
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通过借助于事先所知道的结果来将问题的未知条件找出来,通过逆向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逆向思维进行解题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例如,在进行百分数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以下例题“已知商场搞促销互动,某一种商品已经连续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为144,求商品原来的价格”,如果学生按照正常的思维进行解题的话,不容易获得解题思路。因此,该题可以采用逆向的解题思路。其解题口诀为:单位一知道用乘法,不知道用除法,多加少减。逆向分析的过程为:先求第二次降价之前的价格,即单位一未知,用除法、降价为“少”,用减法,因此该过程的列式为:144/(1-20%)。下一步得出分析仍然采用“除法,减法”的解题思路获得原价格。由此可见,逆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获得答案,该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4加强合作学习,增强学生互动探究
合作学习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值得实施的一个教学方法,教师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让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得不到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展开对数学题的探究,让学生来当数学课堂的主人,而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助和引领人,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通过小组内每个学生的想法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节课内容是让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但是这部分内容单单靠课本中的几个概念或者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够让学生得以真正地理解的,还需要学生来进行实践,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比如一个学生可以从教室走到图书馆,再从图书馆走到操场,让其他的学生对这个学生的路线图进行简单的描述,或者教师可以指定一个学生,让其他学生指出其在哪一排或者哪一列,从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加强数学解题能力。
3结束语
总之,教会学生实际应用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无疑就是最有效、最快捷的一种方式。通过数学高效的实用性和严谨的逻辑性的学习和锻炼,激发出学生个体所潜藏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从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学会更理性地思考和处理问题。因此,教师唯有不断地探索思考出提升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并积极将其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实践检验效果,结合学生自身特征,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强而有用的力量,最终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及思考具体解决办法的能力,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加理性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军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智力,2021(02):71-72.
[2]魏书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2021(01):164.
[3]王发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1(0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