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
陕西省镇安县第二中学 711500
预设是指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对教学进行的规划、设计、预测和安排。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的“预设”成为约束学生行为,限制学生思想的“壁垒”,高中数学课堂形式僵化,课堂氛围压抑,学生难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进行知识的重构,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课堂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将“预设”与“生成”放在同等位置,没有意识到学生本身也是教学资源的生成者。为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辩证统一的视角看待“预设”与“生成”,将“预设”作为“生成”的指导,将“生成”作为“预设”的反馈,转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将高中数学课堂变为学生自发成长、自主探究的“沃土”。
一、转变“守旧式”教育观念,使预设与生成并驾齐驱
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的相处模式。为此,高中数学教师预设与生成实践的基础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首先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活动,以区域性教研活动为例,了解各高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其他数学教师的创新型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己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正面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热情,以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前进,将血神作为发展中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可以说、可以想”的课堂氛围,多采用启迪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
二、预设“教”,创造生成环境
在“以学为主”的理念下,“教”成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预设“教”包括“教”的内容、方法、思想、步骤、进度。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全面掌握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及标准中对于数学教学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的数学水平及接受能力预设“教”。
例题:现有等差数列,已知,求最大时为何值。此例题是高中等差数列中的典型例题,并有多种变式,教师在选择例题前,需要充分考虑解题的不同方式以及例题衍生出的变式。在预设过程中,尽量减少例题的数量,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及展示时间。因此,对于45分钟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展示一道例题加一道变式题,课堂前十分钟引导学生回忆等差数列公式及求和等基础知识。接下来十分钟学生自主解题+教师讲解。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例题。最后十五分钟展示变式题,一般情况下,变式题比例题难度高,教师可采用课堂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的方式。变式题为:现有等差数列,已知,求为正数时的最大值。学生对于此题目可能无从下手,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从与的联系入手,即。此时部分学生确定为正数时,的最大值为18。此时有学生质疑,还没有对的正负进行验证。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质疑”变为生成性资源,请学生自主探究是否需要验证的正负性质以及验证的方式:,所以答案应为18。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预设之外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作业交往”方式,让学生写一写对例题解答的不同方式及对教师的意见等,教师则以此为基础进行预设的完善。
三、预设“学”,提高生成质量
生成具有动态性和交互性,主要产生于师生互动当中。要想保证师生间互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师生之间搭建桥梁。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出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做题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变“斥责”为“容错”,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误,并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改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错误”的归纳与整理。 仍然以上述变式题为例,有学生提出,用图像法求出的数值为17,并不是18,并出示其所画图像(如下图1所示)及解题步骤。该同学认为,如果假设对称轴,那么。
图 1
该同学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题干中这一条件,没有分析清楚坐标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错误”转变为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对该同学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并加以讲解。
为了避免生成对预设起到反作用,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鼓励、激励的方式评价学生,并以学生当前的数学水平为基础,观察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学习方式,才能够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从学生层面挖掘生成性资源,合理进行预设,保证预设既不会限制血神发展,又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钻研教学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为学生解答各种疑惑。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拓宽预设及生成的深度
教师墨守成规依据教材进行预设所获得的生成性资源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借助网络、信息等技术,使学生利用交互工具与教师、网络资源进行交互,实现资源的重构。鼓励学生在线学习,与同学、教师进行资源互补,利用教学辅助APP进行课堂管理、发布学习资源及任务、头脑风暴和在线测试等,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预设”与“生成”的交互,还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预设与生成实践的基础,“教”与“学”的预设与生成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原则,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修养,实现师生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