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6期   作者:于晓霖
[导读] 在新时期,传统小学教学不充分、不全面、单向化的缺点逐渐表露出来

        于晓霖
        沈阳市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
        
        摘要:在新时期,传统小学教学不充分、不全面、单向化的缺点逐渐表露出来,亟需更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解开应试教育的枷锁。针对小学数学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拥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目前,体验式教学已经成为众多一线教师深入讨论的话题。本文从小学实际教学内容出发,探索了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体验式;小学数学;应用;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其中的“躬行”就是亲身实践、经历,体验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深入地理解知识。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自主获得、自主思考,建构数学框架,而不是直接把知识掰开揉碎,灌输给学生。
        一、体验式学习法的概念
        体验式学习法的精髓在于“实践”,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需要主动发现问题,找出疑惑点和矛盾点,进而结合数学基础,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热爱钻研、勤恳踏实的品质。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遵循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获得启发,并不断创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包含了识数、计算、比较数字、认识图形等内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把数字转化为实物。
        2.鼓励性原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学生是接受者,小学生不能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只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走。体验式学习能够彻底突破这一弊端,让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在自由的环境下解决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遵循鼓励性原则,让学生发挥天性。儿童在最初的学习中,就是依靠动手操作,比如涂鸦、搭建积木、拆装工具、捏泥塑等,这些活动都是儿童学习知识、感知世界的途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欲望,他们渴望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希望在课堂上做游戏、操作学具等,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让学生不断尝试新鲜事物。
        3.指导性原则
        体验式学习方法是一种创新型的学习理念,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以往“单口相声”的说教式课堂,将自身定位为学生的指导者。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谨记教学目标,不能南辕北辙,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思考学生在本节课应该学会什么知识,获得什么技能。比如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建,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学会读表、计算时间。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建情境,活跃气氛
        情境教学法可以与体验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创造情境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掌握生活化技能。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讲授加减法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一定数值范围的加减法运算方式,然后设计课堂活动,一方面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另一方面还要增强学生感受。教师可以模拟一个超市收银的场景,把学生的文具收集起来,明码标价,再用卡片制作一些零钱,发给班上的学生。接下来,教师可以找几位同学扮演超市收银员,在教室内上演买卖文具、找零钱的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开始挑选喜欢的文具,计算几样文具应该花多少钱,数一数手里的钱够不够,应该找回多少零钱,最终完成交易。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把文具物归原主,评价学生们的表现,指出学生存在的计算错误,比如某位同学多找给了别人零钱。学生通过挑选文具、买文具、计算零钱数目、检验零钱数量,可以掌握加减法的知识,并且越来越熟悉,达到口算的程度。在这个活动中,既有生活化的购物场景,又有实践环节,学生亲身经历,可以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情趣。另外,学生今后可以更加熟悉超市买东西的流程,能够在头脑中计算,做到心中有数,加强生活技能。
        2.引导操作,深入探究
        小学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来获得知识,而不是记忆和背诵,这是数学最大的特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操作,多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可以结合最近发展区理念,适当提高探究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疑问中学习,对一个数学知识深入挖掘,不断拓展延伸。比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平面图,要求四种以上参照物,用“△”图形或者文字标注出来,并且还要在有线段的地方标注长度。同学们将自己的家、红绿灯、书店、商场等标注出来,画上学校的位置,形成简易的地图,互相交流经验,看看谁的路程最长。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增加难度,开展“你画我说”游戏,全班同学两两分组,一个同学画方位图,另一个同学描述路线,说说怎么走才能到达目的地。“小a需要往东北方向走300米,在十字路口处转弯,向正北方向走100米,途中路过咖啡店,最后再向南走50米,到达目的地。”在一轮游戏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反过来,开展“你说我画”游戏,一个同学先描述路线,另一个同学根据描述来完成平面方位图。在这一系列的游戏中,学生体验到了动手操作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对方向和位置更加熟悉。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只要掌握了方位的叙述方法,就可以在生活中和他人描述方向,不断提高方向感,获得思维的提升。
        3.小组合作,交流总结
        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还应该充分重视小组合作交流,强化团队的力量,让学生充分吸收他人的思想和观念,弄懂每一个问题。另外,课堂总结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构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忽略了知识总结,或者直接替代学生,不给学生发挥的余地,这种方式会打消学生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完《线与角》之后,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线段、直线、射线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同点,这三个概念当中哪个是有限的,哪个是无限的?从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可以总结出这三个概念的特点,弄清“有限”和“无限”的含义,并且还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例子。直线和射线都是抽象概念,射线可以联想到手电筒、汽车灯等物品,直线可以联想到无限延伸的火车道、太阳光线等,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直线的例子,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在头脑中理解直线的抽象含义。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会针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和他人观点不一致,就会展开激烈的辩论,并不断寻找依据,证明自身的观点,最终获得知识的提升以及思维的开发。
        结束语
        体验式学习法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无论是新课讲授还是单元复习,教师都要抓住“体验”的精髓,从学生角度出发,刺激学生主动思考。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辩论,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还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工具。体验式教学应该遵循指导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增强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实践体验,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桢.浅析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11):31-32.
        [2]李璟.体验式学习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18.
        [3]张晶.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1(03):115-116.
        [4]朱建琴.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2021(01):165.
        [5]朱敏.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