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6期   作者:徐青云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核心素养成为了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研究和培养的内容

        徐青云
        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  山东  26601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核心素养成为了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研究和培养的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具备相应的品格和能力。但是经调查发现,就目前而言,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太明显。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理解
        素养不等同于素质,其更注重于修养,是长时间学习后所养成的稳定、长期的品格,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生存能力等。立足于地理学科的思想性、区域性等学科特点,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四部分内容。这是众多专家、学者综合自身实践得出的四大构成要素。在此,笔者认为,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教师需要处理好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之间的关系,不要单纯为了素养的达成去开展教学活动,违背教育原则。
        2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2.1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兴趣是相关认知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相比知识的教学,作为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的培养无疑是需要学生进行充分参与,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让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变得更加重要。兴趣的激发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些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就有的,有些是通过信息技术发展提供的,二者各有优劣,能在不同的环节充分发挥不同的作用。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稳定品格。地理课堂教学从“自主学习”开始,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品格。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主细化学习目标,从而在课堂上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自主学习更应是学生的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无论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或是地理实践力,这些素养的形成都需要学生在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课堂,离开了学校,自主学习将会是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这需要教师注重在每一节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培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将自主学习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等。笔者认为,将自主学习贯穿于课堂教学,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当然,自主学习不能仅流于形式,教师要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自主学习和探究。
        2.3使用地理图像,提升识图技能
        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识图技能的培养。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地图,并通过阅读与分析地图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无论了解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明晰地理现象的分布情况,还是研究地区或国家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现象与成因,都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地理图像,以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激发学生分析、观察地图的兴趣,提升阅读使用地图的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图技能。
        2.4创造问题情境,促进综合思维
        学习地理要研究地理演化的过程,运用动态的眼光认识地理要素、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从而全面分析地理成因,形成综合思维。

而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激活思维,既可以集中学习注意力,又可以增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地球自转的视频情境,并设计以下问题情境,如: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出示地球仪,让学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然后继续设问引导,如:1.日出日落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2.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3.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探索地理知识点的时候,能够发动自己的大脑,通过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推理思维等就问题进行解析,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析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地理综合思维素养,让学生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达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2.5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在这一能力的培养中,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一大前提,但在现在的教学中,一方面地理的教学多以模块进行,另一方面泛在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也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愈发碎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是支离破碎的。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具现化的工具,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教材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思维导图,其中,地理整体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部分。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目录,将所有的小节分配到这两个部分之中。例如,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的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就可以全部归属于“自然地理”之下,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则可以全部归属于“人文地理”之下。这样,教师就构建了大致的知识框架。而在之后每一节的学习中,教师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构建下一级树状结构。当然,教师也可以就这两个小节构建微专题学习。这样,通过思维导图,教师有效地帮助了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2.6调整评价机制,注重个性化发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调整评价机制,不能把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要从不同角度合理评价学生。因此,教师要实时记录和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客观分析和及时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结论
        总而言之,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因此,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强.学地明理,树立人地协调观:初中地理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20(05):67-69.
        [2]袁媛.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233-245.
        [3]边美婷,孙小红,明海凤,等.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9(05):10-11.
        [4]陈贞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微[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4):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