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二实验中学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任何人的任何新奇想法都有实现的可能性;当今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新奇想法的实现过程必然是崎岖不已的。要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赢得先机,就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尤其是在越发强调道德与法治的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当下初中阶段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创新意识;教学策略
引言:创新意识的培养越发成为当下教育的主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授课教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意在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信仰,但是所谓的塑造绝不是一味地接受,需要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将其整合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中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由来已久,相关部门和学校都推出了相当多的举措。在强有力举措的加持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极大地提升,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保证举措的持续推进。
一、探索课前学生自我解答体系
课前的预习阶段是学生独立思考的关键时间段,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讲授的内容提前了解,在自己感受的基础上探索全新的思考模式,在课堂上学生也就可以针对自己的疑惑点以及脑海中的新想法与教师和其他学生探讨[1]。当然,课前预习阶段不能完全的交给学生,教师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问题导向。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将教学的重难点分解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阅览课本之后,思考这些问题,结合自身的实际做出解答。当然,学生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在面对较为困难的问题时,在借鉴别人回答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思考,如果问题却是困难,可以记录互联网上的观点,但是要对这些已有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在“当好国家的主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针对此课的教学难点预设相关问题,让学生提前查阅我国当下的选举制度,阅览课本此节的内容,在有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国家的主人是谁,国家的主人是如何行使其主人的权利的,以及作为一名初中生怎样才能当好国家的主人。前两个问题不难回答,在阅览课本和查阅相关材料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第三个问题属于开放性的问题,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自身出发采取独特的思考角度来作答这一个问题。这种确定性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考。
二、打造课堂上学生主体的授课体系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循规蹈矩的按照教师的思路来吸收知识,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只有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尽最大可能将创新能力发挥出来[2]。教师要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这一点,在课堂的全过程中塑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引入时,教师要尽量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导入,比如讲述一些名人轶事,引发学生对于此节课内容的思考。故事更契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比起枯燥的知识点,学生更乐于从名人的身上发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当然,教师也要之中教学情境的构建,打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之间思想的交锋,促使学生动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述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询问学生韩信为何能够忍受胯下之辱,韩信这种控制自身情绪的做法是否值得学习。学生对此必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韩信控制情绪导致自身受辱,其不应当忍受;有的学生认为韩信控制情绪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升级,是理性的做法。学生对此的争论要适可而止,教师总结学生的基本观点,借此引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出现过哪些情绪,这些情绪对于学生又有着怎样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在激烈的交锋,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不断从他人身上学习到新的知识,将其吸收之后成为自己创新意识的源泉。
三、改革课后的创新评价体系
评价与反思是一切事物进步的推动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道德和法治意识需要在外界评价的过程中形成,通过外部标准将学生的思想限定在正确的轨道之内,创新意识作为其中最为特殊的部分,既需要有一定的限制,也需要给予其极大地自由度。因此,确定良好的创新评价标准成为评价体系完善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将创新意识方面的标准融入,避免单纯的知识性评价。与此同时,教师的评价要以肯定为主,尽量减少否定性的评价,对学生多加鼓励,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感受时代脉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程最后询问学生对于未来时代的设想,学生对此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教师不应一味制止甚至嘲笑学生的想法。比如有的学生设想未来时代整个地球都是一个大家庭,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冲突,教师要予以一定的肯定,并指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
四、结束语
当下对学生的培养与以往有着极大的不同,最为明显的表现便是越发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阶段是塑造学生品格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是塑造学生品格的关键科目。因此,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的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教师重视课前预习,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发挥创新能力,自我寻找问题的解答;其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创新铺设发展的道路;最后,需要改革已有的评价体系,将对于创新意识的评价标准融入到评价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 何世祥.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1):94.
[2] 吐丽娜·克力木别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J]. 信息周刊, 2019, 000(038):P.1-1.
[3] 王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 000(012):P.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