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心的“厨师”,烹“有味”的微课——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课的制作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6期   作者:陈艺芬
[导读]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活动

        陈艺芬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活动,不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时空上更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起到一定的突破作用。如何让高度浓缩的道德与法治微课变得鲜活而成为学生学习中的精神大餐呢?德国学者有一个精辟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溶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15克盐也就全部吸收了。”这个比喻给予我做微课深刻的启示:教师把道德与法治微课制作得“有知有味”,学生才会有更多收获。这其中,“知”是道德与法治课所讲授的学科内容,提供思想上的健康食材,“味”指教学技巧和方法,以吸引学生吸收营养。
        结合我制作和获奖的几节微课,就道德与法治微课如何做得“有味”作几点思考:
一、精心设计,为微课教学添点艺术味
        道德与法治5-8分钟的微课制作虽然简短,但也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需要依据学情,选取适当的主题,并将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教学活动,引导观看微课的学生思考与探究,步步走向深入。教师如何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不丧失自我,既广泛涉猎,又不为其所困,最终形成自己的微课教学特色,为微课教学增添艺术味,是我们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为此,我总结了微课设计的三个步骤:
(一)未雨绸缪(录制前)
        1.编写一个精妙的教学设计
        制作一堂微课,应先研读教材,调研学情,静心思考该怎样上课,设计思路基本成型后再上网借鉴同行的做法,形成自己精妙的教学设计。
        2.收集一些精当的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取。
        3.制作一个精巧的演示文稿
        教师结合教学设计和素材,制作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制作我通常运用这两个软件:PPT、FOCUSKY,教师在制作演示文稿时可根据自身实际及教学内容进行选取。
        在制作视频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字号和颜色的搭配,错落有致,使用的文字尽量少而精,使整个演示文稿清新简洁流畅。
        4.准备一篇精心的录课讲稿
    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及演示文稿,准备好一篇录课讲稿,特别编写好精彩的导入、完美的衔接与漂亮的结尾。
(二)精心雕琢(录制中)
         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或PPT直接录制,录制过程中,结合演示文稿,运用抑扬顿挫、热情饱满的语言进行讲解。
(三)锦上添花(录制后)
        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进行视频的再加工,如转场、特效、字幕、剪辑、配乐、标注等。后期编辑视频的软件有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Pocomake电子相册、会声会影等。
二、与时俱进,给微课教学注入潮流味
(一)形式追时尚
        为了凸显互联网时尚、潮流、酷炫的特点,将微课视频设计成带有金属质感的、动态的画面,背景音乐及各种新潮软件也精心选择。这对相对封闭却又时刻追求时尚、酷炫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震撼的。
        在设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节微课时,我运用手机“小影app”,让两位学生录制的三句半“学生哭诉三句半”作为导入,并让全班齐读“方法三句半”作为小结。时尚的开场和结尾,既符合课程主题,又紧跟潮流,让学生觉得既惊奇又新鲜,很快拉近彼此的时空上的距离。

     
(二)内容显时尚
        关注社会热点,巧用新鲜时尚的素材,不仅打开学生的眼界,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节微课通过视频播放结合教师讲解,带领学生走进厦门金砖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设置四个站点:传承、创新、交流、践行,将全部学习内容设计成四个思考题贯穿整个微课,两种设计使学习活动主旨明确、趣味盎然、行云流水。
        随着时代发展,道德与法治微课制作的教学素材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教学材料选用上,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源于网络的素材要注意与时俱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阅读量适当、正能量化,选用后教师要重新加工,精心雕琢,再为微课所用。
三、以人为本,让教学过程充满人情味
        所谓人情味,就是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能运用能够开阔、拓展、深化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素材,真正体现核心素养、富有实效、深入人心的微课教学。
G2O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一带一路”国际峰会文艺晚会、厦门金砖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 以及综艺节目《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清流的出现,都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微课制作的素材。道德与法治微课制作可以巧借文化清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步步引领,环环相扣,激趣探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关注学生自主发展,使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成为学习常态。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节微课,我运用了不同的资源形式,播放厦门金砖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片段剪辑视频,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的GIF动画和文学等艺术形式,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落实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贯穿微课始终,为微课增添了文化气息,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微课教学过程充满人情味,不再单调枯燥。
四、活用素材,令教学内容富有生活味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为此,教师在制作微课应主动转变观念,以学生生活为导向,注重挖掘生活资源,设计好教学素材,引发学生认知和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理解与融会贯通。
        在《正确的学习方法》微课中,通过设置探究活动:“学习会诊所,共同找问题”,由小喆同学将化身小医生会诊几位同学的学习“病症”。选用的素材都源自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思考的基础,从而打造出时代化、生动化、生活化的思想品德微课。
        可见,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课堂,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调动学生的思考热情,使微课成为师生隔空碰撞的微舞台,微学生思维品质锤炼和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五、情怀教学,使微课氛围生发文化味
         教师拥有文化情怀,用情怀教学,对微课文化味的有益探索,是润泽学生生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极佳途径。在制作微课时,可以通过典型的图片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通过富有冲击力的视频聚焦情境,借以调节微课教学语言的基调、音量、节奏等,使整体语言效果起承转合、波澜起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因素,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美妙的境界。
        在厦门金砖会晤结束后,我制作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节微课,学生在8分钟的微课中热情地“相遇”了《扬帆未来》文艺晚会,在文化巡礼中,学生在体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探索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具体做法。作为一种教学情境,视频以直观清晰和易于记忆的特征,使学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我结合视频内容创设问题,学生在感受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微课结尾我通过朗诵“中华诗词辉煌千年,九州同济万古流传。壮哉我中华诗词绵延不断,雄哉我中华诗词洋洋大观。奇哉我中华诗词星移斗转。美哉我中华诗词春色满园!”进行情感升华,使得这节微课高潮迭起,有境界品味。可见,恰当选择文化内涵丰富的视频,精心设置教学文化情境,可以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容易触动学生心灵。
     微课制作中,震撼的视频、动情的语言,有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发学生的积极的文化情感,促成师生隔空的情感交融,使道德与法治微课氛围生发文化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