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松
四川省射洪市天仙学校 629200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和时代的发展,中学课程教学的侧重点由学习成绩转向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地理而言,其实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何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成为了当下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素养,对落实新课标教改的教育目标而言,至关重要。因而,教师应当明确培养中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方法,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样化教学;探索研究
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结合案例背景展开考察、实验、探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的积极性,调动自身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从地理的视角出发去找寻地理相关规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有益于提升学习成绩,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感受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习不再枯燥。中学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落实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处理的是课本中的“案例”,“问题探究”等内容,由于实地操作的局限性,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地理观测活动、社会调查活动,致力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并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观察、探讨。
一、转变教学理念
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不太理解经线、纬线,而在刚开始就对地理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情没有了热爱,又何谈去探究其中的奥妙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将新课程改革目标落实到实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知识,而不是传统的在书本中背诵知识,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进行适当的转换,培养学生对于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此塑造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新时代学子。
二、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单就学科性质来说,地理与生活联系极其密切,然而,在整个教育大环境的模式下,学生与社会生活间的实际联系很少,再加之,学生们过于迷信权威,不太乐于在课堂上去分享不同的观点,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而,教师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其内涵。
例如:在讲到“地球与地图”(《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由“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演示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分布”的操作,来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通过研究地球仪的方式,感受到地球上经、纬线的划分情况,然后引导学生们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东西、南北分界线,而自己加之的虚线,实际并不存在。从而引出地球与地图的概念,更直观的看到课本上说的地球概念。
三、将书本与实验巧妙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精心布置的课堂会比千篇一律的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索的渴望。在课堂上引入地理实验,可以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吸收和理解地理课本上的知识和现象。地理实验,旨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从而发现现象,总结结果。
四、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当今各大高校也倡导初中地理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一场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理解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结合目前的教学内容以及特点,将信息技术完美地插入到课堂之中,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然对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教师不应该浪费过多时间,避免耽误正常课程进度。
五、让地理知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看待并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昼夜交替现象衍生出地球自转,四川一带吃辣衍生出该地区气候潮湿等,都是地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因而,教师应该鼓励中学生把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到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长江流域面积广阔,我向学生补充我们学校旁边的梓江就是长江的二级支流。梓江汇入涪江,涪江再汇入嘉陵江,嘉陵江最后汇入长江。把地理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以及学习热情,从而在课堂中更加具有学习主动性,学习效率随之提升。并且学生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与地理相关的知识,以此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丰富知识底蕴,强化应用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性,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联系。这条探索之路需要教师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去挖掘最易于学生接收的教学之道。在教学中不断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教学初衷,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带领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思考[J]. 赵燕琼.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1)
[2]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 刘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