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梦晨
合肥市师范附属第四小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发展,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参加实践活动的习惯。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的情节精彩,课本剧编演活动应运而生,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合作对文本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将课文和课外读物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小型话剧的形式,让学生在创造文本的过程中,收获更深刻的体验,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关键词:课本剧 语文教学 应用研究
引言: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加强对学生课本剧兴趣的激发和开发与应用课本剧?是我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 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各项素质,启迪学生智慧,在原来开展课内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大胆地进行以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以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特征的活动课程。
在国内当前,小学语文选用题材多源自国内外优秀作品,内容大多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其中不少作品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体现爱国主义情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把课本编演成课本剧,适时、适机地演出,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得到了培养,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此,在课堂中,笔者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本剧的编演过程,几学期下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开辟了一条捷径。
一、加深了孩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学习《青蛙写诗》时,我先扫清生字词障碍通读课文,然后导演了一个课本剧。我扮演青蛙,叫学生扮演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戴上头饰,拿着逗号、句号、省略号,在轻松活泼的《小雨沙沙》背景音乐中,拉开剧幕,小青蛙在细雨中,一蹦一跳出场,快活地说:“我好喜欢在雨中唱歌呀!我还会写诗呢!谁来和我一起写?”“我来我来,我来当小逗号。”“我也来,我能当小句号。”“还有我们呢,可以当省略号。”经过创编之后,成了一个情节完整,生动活泼的儿童剧,孩子们不但认清了标点符号,还在饶有趣味的表演中,感悟了诗歌内容,尽情展现了表演才能。
二、提高了孩子的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往我总是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孩子们的反复跟读来体会问句的语气和作用,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佳。课本剧为我开辟了新的教学领域。如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的教学,教师如果一味地讲述荷叶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之间的关系,单调地讲解知识点,有些学生是不能听明白其中的内涵的。于是,对课文的精彩片段,就可以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扮演圆圆的荷叶,与其他学生扮演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进行对话。学生在表演及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认为荷叶是他们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和凉伞了。课本剧,不仅培养了学生大方的对话态度,还养成了他们流畅的言行习惯。
三、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
三年级孩子喜欢读故事,寓言故事它就像是多啦A梦的口袋,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三年级课本中的《伊索寓言》孩子就特别喜欢。在《狐狸和葡萄》中,狐狸想尽各种办法就是够不着,我就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狐狸究竟想了多少种办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孩子们激情四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是守株待兔,等着风伯伯吹下来,有的是找来一根竹竿够,有的是一步一步爬上葡萄藤,之后又摔了个四脚朝天,还有的是搬来大石头和木板,做成跷跷板,把自己弹射出去等等。课文讲完后,我引导学生编排课本剧,一幕一幕表演下来,孩子们轻松完成了续编故事,而故事告诉的道理已进入他们心底,这样的教学更有效,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
参加过课本剧表演的孩子,不管演出成功与否,都能品尝到表演的乐趣。加上老师积极的评价,不仅鼓励了他们创作的热情,更使他
们品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演出不成功时,老师要做好孩子心灵的守护天使,从孩子体态语言、朗诵水平和心理状态方面找原因,并给予热情的帮助,让他有所提高,再次扬起自信的风帆。比如有的孩子说话时不够自信,声音细小。我就让他先走出角色,从平时生活中的说话开始练习,深呼一口气,把胸腔打开,嘴巴长大。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做好衔接。这个孩子的情况很快得到改善,满心欢喜地投入到下一轮的课本剧演出之中。
五、表演——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本剧表演属于艺术教育,能有效提升其艺术品位。在创编和演出的过程中,孩子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创造禀赋被激发,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激情的人,一个具有审美情趣和品位的人。比如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编排成课本剧表演后,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找了很多有关小动物冬眠的故事书,有滋有味地读起来。这些小小的举动,犹如一粒神奇的火种,迅速在班级里蔓延。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就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课本剧的表演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说话、有话说、敢说话,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修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柏拉图曾说,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是在心中。课本剧表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更多的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参考文献:
[1]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徐霜叶. 小学中年级开展语文课本剧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5)
本文系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本剧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堂编号:HJG1907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