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南小学 山西 长治 0465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类文化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随之带来的就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等问题,文化对于国家而言,就像人的脉搏与灵魂一样重要。通过对一个国家文化的解读,就能看到这个国家的历史轨迹与思想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里,各教师就应该重视起对小学生传统观念意识的培养,通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相融合的方法,另辟蹊径开启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指导策略
一、引言
浩瀚的历史长河滚滚至今已有五千余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数中华人民用智慧与汗水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的灿烂文化。在生活越来越趋向高质化的今天,每一位肩负着促进祖国未来发展使命的青少年,都应该重视起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科学的学习与合理的认识实现中华文化的弘扬。为达成此目标,各语文教师就应该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引导价值,重视起课堂教学中添加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并合理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寻找依托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
二、阅读教学中增添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于是,像“因为学习才学习”等不良认识成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力”,而事实上,语文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普及文化知识、激活人文情怀,基于此,现阶段的语文教师们就应该主动转变教学理念,借助语文阅读文本中美妙的语言,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如痴如醉的文化学习胜地,使学生在这个胜地中得到知识与文化的双重熏陶【1】。也就是说,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应适当增添传统文化元素,这一举措的必要性在于:第一,在语文文本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像《论语》一书中就对道德、礼乐、人格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正面要求,在对此类文本的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能得到良好文化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打下德才兼备的发展路径;第二,在应试的压力下,很多学生面对学习常会感到“苦不堪言”,而若我们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话,就可以让学生在历史之海的徜徉中,感受到语文中独具的乐趣;第三,在语文阅读课堂里将传统文化用现代解释的方法,可以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更能被学生接受与学习,像教师就可以用《伯牙绝弦》这一故事里涉及的知己之情,培养学生对友谊、伙伴等的内涵认识,继而唤起学生高尚的文化、道德修养情操。
三、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从字词入手弘扬传统文化
语文中有着无数的字词,其中的每一篇阅读文本也都是由各种字词的堆砌所构成,这些字词在文化长河中不断的改进与发展,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宋体,文字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而,各教师就应该重视起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2】。即,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里,教师们就可以先从字词入手,以字词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有意培养。
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字词中笔画、读音、意思、相似字等的分析与讲解,为学生展示字词中的传统文化,以《两小儿辩日》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以“日”字和“曰”字为例进行文化讲述,学生在这两个字的认识中常会产生混淆,认为这两个字长得特别像,其实它们的意思可谓天壤之别,为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这两个汉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两小儿辩日,将这个题目分解开,两儿即孔子在路上遇见的两个小孩子,辩日就是这个两个孩子在争论太阳离我们是远还是近的故事;然后要求学生寻找文章中的“曰”,通过对文章中“曰”字的寻找,学生就会发现这个曰应该就是“说”的意思。在这样的讲解中,学生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到,一个字词仅仅是发生了小小的变动,其意思就会产生巨大的改变,我国的汉字文化也就会这样见微知著的在学生的脑海中铺展开来。
(二)从内涵入手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个国家之一,在这古老的历史之中有着很多的文化遗产,其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但是,如今这些文化遗产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事物,学生对此也并不感到好奇与崇敬,因此,在教学里,教师们就应该科学的借用阅读文本中的文化底蕴,在增进学生知识、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像在《纸的发明》一课的教学里,教师就可以先询问学生“我们的课本、作业本、故事书等等都是由什么制成的?”,这时学生会回答“纸”;随后,教师可以顺势询问“那么,纸又是如何产生的?”,以此引入本课的主题,并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纸的产生过程,感受发明纸的不易以及纸的发明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随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在没有纸时,我国古人记录文字的方式,以及为更好传承这些知识,古人们在制作纸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等等,以此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前辈们的聪明才智,继而从中产生相应的民族自豪感与继续弘扬传统文化的坚定意识。
(三)从故事入手科普传统文化
故事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方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也确实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能更合理、科学、密切的将阅读文本与文化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里,各教师们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指向,以有趣的故事为学生讲述深邃的文化,让学生在愉悦、新奇的语文课堂里,产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意愿,继而为学生的语文可持续成长奠定基础。如在《北京的春节》一文的教学之中,课文文本里讲述了北京的大人、孩子们欢度春节的景象,其中也涉及到了很多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但是,在阅读本文本时,很多学生并不会注意到这些风俗文化,基于此,教师就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教授培养,像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为学生讲述春节的由来,以及南北方人民在春节这一节日上的不同风俗习惯等等,学生在故事的倾听里就会诧异的发现“原来我国北方人民在春节时会吃饺子,并在饺子中放一些硬币、花生等带有好兆头的东西,而南方人则会更喜欢吃年糕,寓意着一年更比一年高”等等,在这样的故事里,学生也就会自然产生亲近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的主动性意愿。
四、结束语
总之,在带领小学生学习语文阅读文本时,各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文本知识中的文化内涵,以科学、合理、有趣的方式为学生讲述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此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独特魅力,继而在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层次了解、唤起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高涨情绪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弘扬、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吴维平.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11):200.
[2]许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 科技资讯, 2020, v.18;No.603(30):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