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娟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大寅镇小学校 四川省南充市 637655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对现代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幻灯、投影、录音、计算机等被相继运用到教学中来,多媒体教学在21世纪的幼儿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需要和发展前景,且多媒体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学习的气氛浓厚、教学的氛围轻松,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播放与教学活动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可以将幼儿迅速带入活动所创设的情境中。幼儿融入情景,就能更好学习。多媒体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节省了教师制作教具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幼儿园;作用
【正文】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工具,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动画、模拟等手段为一体,尤其适用于幼儿教学。现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二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年龄小、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但理解能力有限,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比较抽象的事物还很难大量接受,而促进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才是真正早期开发幼儿学习潜力的途径。相对于其它教学手段来说,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生动化的表现形式,更能够满足幼儿在这方面的需要,达到较高的教学目的。
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有意注意尚不稳定。而多媒体网络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且操作性强,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况且,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5岁前这已被美国科学家布鲁姆、日本学者木村久一等反复证实过。因此,在幼儿智力发展最佳期,让幼儿进行多媒体网络的学习,既体现了时代性,又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而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情境是指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它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构建;“协作”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的相互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显然,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功能与特性最有利于四大属性的充分体现。心理学中谈到:认知过程是通过感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对客观现实和外界事物予以反映和揭示的过程。幼儿获得知识的途径基本依赖于感觉和感知,并非自我的认知和比较,逐步形成和积累对事物的经验和概念的过程。要使幼儿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就应调动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感觉和感知的兴趣。多媒体网络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形象逼真的环境,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及时的纠正系统,加上巧妙的启发和引导,能使幼儿产生浓厚兴趣,这也符合认知心理特征。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及组织原则。
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技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与其他媒体比较,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而以全方位立体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传播刺激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在幼儿教育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育,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有效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需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发展规律以及多媒体教学本身的特点,以正确的教育原则为指导,因此,在活动中,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 效率性原则。效率是产生与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相对既定的产出,投入越少,效率越高;相对既定的投入,产出越多,效率越高。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目标,是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提高教学效率。应当坚持效率原则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思维方式。计算机确实拥有传统教学工作的一切功能,但没有必要让计算机来代替一切,使用计算机确实就要表现传统媒体难以表现的内容或效率,特别是体现计算机的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方面的优势。
2、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但保留了传统教学的许多长处为,还具有个别化和交互性两方面特点,从而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一个比较理想的多媒体系统,在技术上应该是网络化的,在管理上则要吸取传统教学的长处,既一方面能集中管理幼儿用机,另一方面能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此外,还要有丰富的软件资源。计算机在教学中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无论教学媒体怎样先进,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有机整合的互补关系。
3、优化教学设计原则。
优化教学设计,即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适宜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采用高质量的教学软件,优化活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取得最佳教学大纲效果。要根据教学目的及幼儿特点适度使用教学媒体,不可滥用。教学设计要突出计算机辅助教学交互性和个别化的特点,搞开放系统。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与幼儿主动参与。
4、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协同作用原则。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来说,为提高教学效率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去调动各种教学信息资源,将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的交互式媒体与视听媒体结合起来,构成多媒体教学系统。这种系统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信息媒体的综合性,它将计算机、声像、通信技术融为一体。二是具有充分的交互性,可以形成友好的人机交流界面。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密度,而且符合人的知识规律,这必然加快学习进程,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幼儿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幼儿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多媒体教育应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三、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幼儿综合能力提高的作用
(一)促进了幼儿认知的发展
1、推动了幼儿感知觉和观察力的发展。
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是认识的基础和开端,没有它,就不可能有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任何知识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世界的感觉”。可见,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并从中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幼儿接触多媒体网络,激发幼儿对多媒体网络的兴趣,从而使幼儿敏锐的感知觉和观察力得到发展。“学中玩,玩中学”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大脑提供了感知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通过感觉器官形成感知信息与经验,有效地削弱其消极的感知定势和思维定势,改变僵化的感知事物的习惯,使幼儿的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幼儿的观察力也得到很大发展,幼儿开始形成初步的有方向的自觉的观察能力。例如:在讲述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时,通过故事和讲述活动,对幼儿的语言形成一种思维、语言、行为的整合性综合训练,注重对未知事物进行开放性的质疑,鼓励一问多答,激发求知欲和创新思维。另外,我们还充分调动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让幼儿观察、感知小蝌蚪的主要特征和生长轨迹,根据它的特点帮助小蝌蚪找妈妈,让幼儿在一种宽松、愉快、以幼儿为主体的环境氛围中,使幼儿交流积极,思维活跃,在讲述、交流的过程中,幼儿的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创造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
2、促进了幼儿注意、想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们认为,注意、想象与思维是幼儿认知发展的组成要素。注意力往往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前提,想象是幼儿智力活动的翅膀,思维是幼儿智力活动的核心。在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尽管选用了适应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但是,操作电脑不能随心所欲,心不在焉,而必须严格按操作程序一步一步地进行。因而,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培养他们集中注意的习惯,养成按一定逻辑进行操作的良好作风。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幼儿在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注意力、思维能力得到巩固和发展变化,同时,想象力也不断丰富。
(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是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交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环境。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发展时,我们借助多媒体网络的优势,改变其单纯的认知功能,侧重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多媒体帮助幼儿形成社会性发展价值观,让他们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环境所存在的共同利益。例如:为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我们可以设计大班的社会活动《灾难发生以后…》,该活动的选材取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通过运用多媒体、网上搜索等教学手段,将难以再现的事件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寻找曾经发生在身边的突发灾难,捕捉事件背后所蕴藏的安全教育、情感教育等内涵,以社会热点问题为锲机,通过看、议、说、做,开展了相应的安全知识、献爱心活动,丰富幼儿的防护知识,提高应急技能,学习地震来时如何应对,培养幼儿的乐于助人的情感,让幼儿体验助人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为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基础,提供了条件,网络化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等得到提高与发展,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让幼儿在流畅、轻松的声像环境中自由地理解和遐想,在发散思维状态下吸取教学内容的精华,在教育活动中兴趣盎然的理解其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7月颁布。
[2]方静;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0。
[3]安禹;多媒体技术优化幼儿园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4]陈云;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