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晨曦
温州市瓯海区瞿溪华侨中学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分享式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分工合作,完成老师给出的任务,一次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合作,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发展。同伴间可以自由的进行交流,减轻学习的压力,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也促进同伴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使使教师的教学压力得到减轻。此篇文章探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分析了此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需要怎样运用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探讨了教师将如何实施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广的背景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学生在初中学习期间,不仅要获得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探索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期间,学生可以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掌握比较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后面的英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阶段的英语学习是比较基础的,怎样在英语教学期间使学生能够更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这就与教学的效果息息相关。
通过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持续发展,教师也逐渐采用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期间,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其进行分组,学生通过分组,使自身与组内的同学都可以充分的进行交流探讨,从而形成英语的认知力。因此得知,通过分组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英语知识有所增加,而且也使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同时提升,这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合作学习,又名小组学习、团队学习、以及分享学习,是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一起共同达到某个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合作学习的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认可与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赋予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同时使学生自身的交流能力与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学习外研版八年级“How to learn English”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式,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学生说:“ Can you give some advice on learning English?” 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别写出2-3个建议。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各抒己见,在综合整理后,每个成员都分配到一定量的内容,并用英语将最终的讨论结果表达出来。学生在此学习期间,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在讨论中学习,使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增加。合作学习可以很好的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强化。
二、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关心和感兴趣额话题为切入点,为课堂营造较轻松的氛围。教师在营造氛围时,应将学生的关注点放在学习上,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小组合作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对本课所学的内容有效地熟练地输出,以达到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需要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及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监督,以免学生在减轻压力后呈现过度懒散的情况,反而破坏了合作学习的正常进行。教师通过把握课堂的氛围,促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各小组成员在讨论期间学会大胆表达。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教师设计的任务必须是能够使学生愿意积极表达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之中,并让所有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可做,经过合作都能顺利完成分到的任务。
(二)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并做好学生分工
教师作为整个合作学习的组织者,需要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差距较小,从而更好的实现学习的任务与目标。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进行综合的考虑比较,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平均分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根绝学生性格和领导力表现,每个小组需要配备至少一个自学能力强的小组leader来统筹任务分工,并根据需要配以一位组长助理,帮助落实任务的执行情况,记录任务过程中的困难,及时反馈给老师,以最终达到让学生顺利愉快并有效地完成任务,这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默契,进而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提高分组的合理性
现阶段,影响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划分的小组不够科学合理,这样的合作学习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此过程中不仅在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因素,而且也要将学生的性格特点加入其中,并在分组时注重学生的意见,从而体现了分组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同时教师在分组时也要考虑到互补这一问题,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教师在学生学习期间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并且在分组学习时,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组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及时的给予帮助。
(四)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促进评价机制的完善
由于初中阶段的教材大部分内容都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任务型研究性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在教授“?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这一内容时,教师在听力活动后,对深圳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老师展示一些学生课前收集的温州老照片,组织学生展开以“What was Wenzhou like thirty years ago? How different is Wenzhou now?”为主题的合作学习组织活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用形容词比较级说出至多的句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明确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分组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期间的指导者。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的分配中,要使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并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面对学生在此期间产生的问题,教师需及时进行解答,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小组合作期间,教师需要制定一些评价小组和小组成员的量表,既要对小组合作成果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学习的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反馈积极修正自己的行为,促使自己更快更好地融入合作学习中。在不断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整体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结束语:总之,初中英语教学期间,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同学,获得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积极的合作中,学生将不断学会合作,并在体验中享受学习。因此,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合作,从而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熊英.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组织的实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113.
[2]赖秋香.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8(2):130-130.
[3]周国毅.再议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J].新一代:理论版,2020(4):134-134.
[4]安苗珍.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若干思考[J].读与写,2019,16(01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