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淳安县王阜乡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地进步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育工作者不断推进教育质量提高。初中教学要实现现代化教学成效,就必须科学的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精准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时代进步的需求,无法满足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因此,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结合教材内容,找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潜力开发的教学模式。新时代下,就要采用现代化的精准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思维开发拓展。文章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时代进步特点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实施精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措施,以期能对初中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参考。
关键词:精准教育背景;初中科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路径
引言: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自主思考、自主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要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不可少的要采用科学的精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调动学生自我思考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学引导时,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确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社会能够独立自信的生活,因此,科学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教师要善于将生活实际情景与课本融合,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探索,主动思考,敢于创新。让学生体会到探索实践科学的乐趣,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能力,为以后其他方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因此,学习科学课程对于提升其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精准教育的具体内涵
精准教育的核心在于使学生可以个性化、协调化地发展,人的成就感以及幸福感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优势版块,因此初中科学课程精准教育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人拥有多项智能,但是每一种智能都有多项限制条件,例如科学的逻辑推理受到了初中生的想象能力、感官认知以及记忆等因素的影响,科学课程中的精准教育是要开发初中生的长处,或者针对性地弥补其劣势模块,由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效率。只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得到预期的科学课程教学效果。
二、精准教育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
1.探究性地激发初中生在科学课程中学习的创新思维
创新来自于人们对于事物的好奇以及疑问,因此在初中科学课程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引入问题,并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来提高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动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科学课程的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的形式来带动学生探索的兴趣。创新思维可以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培养,精准教育下的科学课程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使初中生打下一个良好的科学知识基础,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点在初中课程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科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永远是最便捷的,在教学上也不例外,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新鲜事物同时对初中生的吸引力很大,使他们更容易主动去学习。微课可以更直观地呈现出科学课程的重难点,并且对于初中生的教学有一定的针对性,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科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画面展示出来,更适合初中生去学习。本来压力感与紧迫感并存的初中课堂,如果可以加入一些微课的元素,会使初中生的情绪得到缓解。教师可以把传统课堂与微课教育结合起来,让微课真正地应用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让课堂形式得到创新。
2.通过进行实验活动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搭建一个平台对于自然科学课程来说,实验活动是必要的课堂活动,进行科学实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对科学课堂中所讲解的科学原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实验活动具备一定的多样性,不同的实验操作会产生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因此,可以带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应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来进行探究。
3.在科学课堂中鼓励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初中是一个幼稚转换为成熟的过渡阶段,在课堂上被持续夸奖的孩子与受到批评的孩子学习效果全然不同,初中生的思维成长与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以及适当鼓励是分不开的,所以在精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勤于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由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要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趋于积极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提出创新问题时给予适当的鼓励。
4.用生活实例做实验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原理的存在,因此对于科学课程来说,生活中的各类科学现象是最好的实验课程教材,从学生熟知的范畴入手,可以帮助学生集中听讲的注意力,并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例如将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会下沉这一现象,教师可以用清水和浓盐水来进行对比,当教师将鸡蛋放入浓度较高的盐水中时,学生会发现鸡蛋并没有下沉,而是漂浮在浓盐水上,但是当教师将一些清水加入盐水中时鸡蛋会再次下沉,再将一定量的浓盐水加入其中,鸡蛋会在水的中间位置漂浮。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学生会产生求知欲,并且其思维会变得活跃,接下来的科学课程教学会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水蒸气遇到地面上温度很低的物体后,凝结放热变为霜。水蒸气在空中遇到温度很低的冷空气时,变为雪。在夏天,水蒸气遇到这种情况时,小冰晶会积小成多形成大冰晶。在到达地面上时,如果它没有完全熔化,就是我们常说的冰雹。此外,同学们在收集相关知识时,也知道了一些俗语“:水缸穿裙子,天要下雨”“下雪不冷,化雪冷”“瑞雪兆丰年”。经过一番思考,他们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结束语:精准化教育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根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制定符合学生能力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科学知识、提升科学学习的能力,并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精准化课堂要求教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当将教师的讲解设置为次要环节来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自由探索创新,获得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学生要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在精准教育的环境下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打造和谐高效的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邱君正.精准教育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2]王小衣.精准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J].新课程(中学版),2018,000(002):203-205.
[3]杨启存.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