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燕
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中心小学
【摘 要】小先生制课堂教学打破了单一教学局面、被动学习的态势、个别参与的现状,展现了多元教学模式、达成了高效学习目标。笔者从多渠道,打造了小先生团体,并广辟蹊径,探索了小先生制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自主地学、高效地学,深度地学。
【关键词】小先生制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基于当时时代的特点提出了“小先生制”,他认为儿童可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即学即教,教人者教己。这种教学方式在现代中依然适用。小先生将自己新学习到的知识传授给同伴,在互助式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得知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学习更为高效。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小先生制”的实践研究大部分局限于高中和初中,而在小学阶段,因为受到学生年龄和能力限制,未形成可供借鉴的模式。笔者所在学校努力尝试,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例,探索小先生制在课堂学习的新模式。
一、冲云破雾,树立改革之新貌
1.破单一教学的局面,展现多元教学样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仍以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则是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听众。这种“填鸭式”教法,严重忽视了天真活泼的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扼杀了学生智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时候就需要往平静的湖里投入一块石头,打破这样的僵局。笔者所在学校启用了小先生制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有了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打破教师的一言堂局面。词语教学环节,本该由教师讲解的,换由学生进行讲授;本该由教师领诵,换由学生当主角;本该由教师来点评的,换由学生来指点江山。课堂教学样式呈现了多元化,使得课堂更高效。
2.破被动学习的态势,达成高效学习的目标
美国学者埃德加 . 戴尔提出的 “ 学习金字塔 ”理论表明采用听讲的方式所获得知识在两周后,仅仅能记住5%;通过小组讨论就可以达到50%;而向他人教授的方式竟然高达90%。“小先生制”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换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向他人传授,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扎实掌握知识,还要将掌握到知识及时地进行输出,通过分享的方式最终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
3.破个别参与的现状,呈现全员参与模式
经常看到一节课40分钟时间,只有几个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言,六年级的课堂上更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实行小先生制。小先生制的课堂最主要的载体是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一小组通过小先生的组织,每个成员都需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开口即学习,每个学生都谈对新知识的理解,在思维的碰撞中,每个学生又激发了新的思考,建立了新的知识体系。特别是那些在课堂上找不到存在感的学生,他们也发出属于他们的声音,在组内小先生的指导,得到提升。在这样的锻炼中,每个学生都能寻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都能得到提升。
二、精心打磨,培养小先生团体
1.多途径选拔小先生
笔者认为,小先生应该在某一个领域比较杰出的人,或者已经掌握了某一知识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胜任“小先生”这一个角色。那如何去进行选拔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拔。首先,从优秀的学生中挑选。在小组合作的环节,需要挑选出几个优秀的学生担任小先生,在小组讨论环节带领其他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其二,从先学者中确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成为小先生,可以安排几名学生先学,教师先进行辅导,在课堂上的时候,让其当小先生进行讲授。其三,从预习单的完成情况中确定。在课前,教师发放预习单,发现对某块知识掌握扎实的,在课堂上就由该生当某一环节的小先生。其四,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确定。某一个学生的朗读能力比较强,那这个学生就可以成为朗读环节的小先生。多种途径进行确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小先生,争当小先生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多维度成立学共体
小先生制课堂的主要载体就是小组合作。如何将班级各个学生分成学习共同体呢?笔者将班级按照每个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平均分为若干个组别,根据同质结对或异质同组的方式结对,要求每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必须有比较优秀的主负责的小先生,也有特别需要帮扶的学生,方便在课堂上实行自学、对学、群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这种学共体可以以好带差,同时也方便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共同成长。
3.多形式培训小先生
作为教师,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培养小先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共同备课,精准把握课堂知识。让小先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当中,一起钻研教材,设计教案,主持教学等等,使小先生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快速提升,更好胜任岗位。其二,反复试讲,锻炼小先生的讲解能力。在课前,小先生先对老师进行了试讲,老师从知识的讲授、语言的表达、课堂的组织等方面已经对其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在课堂上,还进行了引导和补充,小先生经过了反复的讲课,找到窍门,讲授的能力得到提升。其三,采取考核,激励小先生不断成长。小先生的表现不仅是教师可以评价,其组员也是可以评价。这样的考核方式,这样的激励机制,激发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先生们乐在其中。
三、广辟蹊径,探索教学新模式
1.小组合作,形成核心领导
小先生制的课堂的主要载体就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研讨,可以让小先生发挥在团队中的核心领导力,带一带其他的学生。每个学生在小先生的组织下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小先生由于自身能力比较出众,对于段落的理解,对于问题的回答更完整、更准确,就适时地起到引领的作用。而其他学生也在倾听的过程中,重新建构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2.讲授环节,呈现个人风采
上课是小先生制课堂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年龄特点,不能全部放手,让学生一个人来讲。学生自身的能力根本没办法完成此项任务。如笔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词语教学环节、在整体感知环节、在重点词句解读环节、在朗读环节、在评价环节分别设置了小先生讲授。低段一节课中安排一到两个小先生教授环节,高段则安排多个环节。
3.师徒结对,实现一一帮扶
小先生制课堂,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师徒结对活动。每一组都有一位小先生帮扶一个学困生。小先生的目标就是让学困生也能在课堂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帮助学困生掌握老师刚教授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做课堂的边缘人。而小先生也在帮扶的过程中,能更扎实地掌握讲述的技巧、讲课堂上习得的方法有效进行实施运用,将学校效果达到最佳。这样的举措也达到了转化后进生,发展优等生的目的。
小先生制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来当小先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教学,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特点,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地互动。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地点亮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光,真正实现了高效地学习,深度地学习,最好地学。
【参考文献】
[1]高惠玉. 学生当“先生” 合作促发展——浅谈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教育思想启示下的合作学习[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22-23.
[2]]唐晓燕. 行“小先生”班级管理,知课程改革“民主教育”[J]. 基础教育研究,2019(02):83-84.
[3]牛小玲.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先生制”[J]. 基础教育论坛,2019(09):21-22.
[4]李燕平. 试析“小先生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3):1-3+129.
[5]周亮亮. 小先生,大作为——“小先生制”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 小学教学参考,2019(2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