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运用批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谢柳丽
[导读] 批注式的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

        谢柳丽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500
        摘要:批注式的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其中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感觉和困惑标记并写在文本和空白中,以帮助深入理解和思考。批注式的阅读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带圆圈的注释,单词和论文的自学来解释文本,并动员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来解释文本。文字,理解内容,情感经历,表达欣赏和质疑的困难 ,教师指导交流,发展学生,课文和老师之间的对话,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练习整合到阅读项目中,以实现各种学习目标。
关键词:批注 小学生  阅读能力
        批注的阅读教学已将传统的以教学为导向的方法转变为以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它以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并追求非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文字来提高学习水平,并为将来打下基础。通过批注式阅读,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些阅读教学的理念昭示: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阅读中批注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习惯的最佳途径。
一、认识批注,体会作用
        使用批注时,教师应告诉学生批注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只要他们在学习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了使这种学习方法持久,学习技巧非常重要。在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从浅入深的方法,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逐渐爱上阅读和批注阅读。首先,明确符号标记的类型和用法。要使用批注阅读方法,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批注符号的功能。为了使符号具有统一的标准,我们设计了一组基于数据的密码批注符号。建议学生使用铅笔进行标记,以便在合作和交流后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其次,了解文本注释的类型和用法。文本批注的主要类型是:注释,解释,内容讨论,问题,补编,注释写作方法和特征以及表达的观点。通过对特定文本的研究,根据从浅到深以及从浅到深的规律,我们对文本注批注行了逐步培训,对关键词和词语的理解。在上下文的意义上,批评是对思想内容的评估和想象力的扩展。
二、慢读细研,找准批注点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进行自主对话的关键是找到对话的“对话框”和注解点。注记点一般在以下几个地方:第一是疑点。”学者要“疑为先”,这样可以激发思考,增加兴趣。学生在独立阅读时会产生许多疑问或困惑。学生可以用笔记的形式把疑问和困惑写下来,便于课堂讨论、研究和解决。第二是重点。文章中经常有一些关键词和句子可以揭示文章的中心。学生可以通过慢慢的思考,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进行深入的理解,然后在单词或句子旁边进行注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自主对话是学生根据词语和句子表达情感的语言实践体验,是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过程。第三是情感部门。阅读时,文章中往往有一处触动心弦、震撼心灵。

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诠释自己的感受和启迪,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感悟。第四表达的微妙。作者在文本编排上的独创性,在语言表达的组织和运用上的精确性,有时体现在一个词的巧妙运用,一段文字的精彩描写,或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头或一个无休止的结尾。此时,我们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还可以学习和吸收作者的语言运用方法,从而提高语言文学的鉴赏水平。关于第五是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起着引导全文、指出中心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主题中的中心词进行评价。
三、批注式阅读的操作策略
1.老师准备课程和评论。
        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发展中,教师准备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是教师教学的概念和基础。在日常的课前准备中,老师将首先准备教材,并仔细阅读教材的内容。仔细阅读后,他们将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收获,并在文章中注释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充分学习后,老师会感慨地阅读文章,产生情感共鸣,为课堂示范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出困难和要点,努力取得突破。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批注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让学生更多地交流。
   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言并表达意见,以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并表达他们的阅读收获。小组负责人随时记录小组成员的精彩演讲,然后全班交流报告。可以对文本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欣赏他人的创造力和成就,并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参加较学生的分享,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将讨论范围扩大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普遍疑问,并进一步挖掘具有较高思维和对课文的兴趣的价值问题,以便为指导和评价做准备。
3.促进学生合作。
        因为批注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深度,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广度,客观上使学生产生了合作学习的需要。批注阅读既是一种个体封闭的自主学习,也是一种群体自主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同龄人交流意见,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习他人的意见,从而达到更完善、更具体的注释内容。你也可以从别人的表达中找到独特之处,让自己的诠释更深入。合作还体现在相互合作和促进大群体交流上。批注性阅读虽然重视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在课堂上,教师要体现课堂组织者、情感调节者、学习参与者和思维引导者的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促进阅读教学的深入发展,从而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结语:
         批注利于学生阅读,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好处是很多的。但要想让学生养成作批注的习惯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可否认,现在喜欢阅读的学生并不多,而能在阅读时自觉作批注的学生人数就更少了。学生作批注大多是停留在课堂之中, 就像鲜花离开了花盆就会枯萎一样,但离开课堂学生就很少作批注了。因此,要想真正使学生在批注中受益,必须使学生从心里爱上批注,不得不说,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秦春香.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 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 (42) : 50-51.
[2]余尚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 (42) : 60-61.
[3]李振鹏,张剑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课程教育研究, 2019 ( 42) : 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