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孩子  ----我的立德树人教育故事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朱德维  
[导读] “亲爱的孩子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南中学!从今天起,在座的 54位同学和我,以及我们的科任教师,

        朱德维  
        重庆市綦江区古南中学,重庆 500100
        
“亲爱的孩子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南中学!从今天起,在座的 54位同学和我,以及我们的科任教师,将组成一个全新的班集体,初一(20)班……”
        9月1日,随着开学第一课的铃声响起,又开启了我新一届班主任工作的序幕。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庞,我既信心满满又感到压力山大,该怎样去引领这个班集体?怎样去塑造这些对中学生活感到无比期盼的孩子们,让他们在初中阶段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最后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呢?我决定,先从了解这54个孩子开始。我开始默默关注着这54个孩子。
“幸福” 的孩子不幸福
        “老师,幸鑫没做语文作业。”
        “老师,幸鑫英语作业全错。”
        “老师,幸鑫今天上课睡觉了。”
        ……
        开学初,每天我都可以听到这样告状的声音。幸鑫!幸鑫!天天都有这个孩子?先了解他的具体情况!拿出他的信息采集表。“幸鑫,家长:幸福,无业,母亡”,这个孩子的信息一下吸引了我,尤其是他父亲的名字:“幸福”,这会是怎样一个父亲呢?于是我马上叫来了这个孩子。
        “报告!”
        “进来!”
        我抬头一看,一个瘦弱、头发干黄的孩子站在我面前,穿着一件破旧的T恤,似乎还不怎么干净,脚上穿着一双也不怎么干净的旧球鞋。
        “你就是幸鑫?”
        “嗯。”
        “你爸爸叫幸福?”
        “嗯。…. 老师,我可以住校吗?”他吞吞吐吐地说。
        “为什么?你家就在城里住,也不远?”
        “家里没人,也没有水和电。”
        “啊?那你爸爸呢?”
        “不知道,他经常不在家。”
         “你能跟我说说你家的情况吗?”与幸鑫的几句话让我对这个孩子及家庭更加好奇。
        “嗯,好……”。
        原来,幸鑫也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爷爷是一名教师,家里有两个姑姑,远嫁到成都。在他两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在母亲病逝后,整天在外面游荡,五年前打架进了监狱,爷爷也因此被气死了。他爸爸出狱后一直没有工作,基本上不管幸鑫。读小学的幸鑫一直依靠奶奶的养老金生活。可是在六年级下期,奶奶也去世了。爸爸经常不在家,孤立无助的他只有学着独立,成都的小姑偶尔会寄些生活费,但经常会被父亲挪用。家里大门一脚就踹开了,没钱交水电费,所以他才想住校……
        天哪!就像电视剧一样!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家庭?是怎样一个可怜的孩子?我期盼着开家长会见到他的父亲,与他聊一聊孩子的教育问题。


        可是在家长会那天,幸鑫父亲并没有来,也联系不上,让我感到很失望,任何一个班主任遇到这样一个孩子,都会觉得很倒霉。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怎么办,生活问题怎么办?一系列问题让我头脑一片空白。
        后来,我给幸鑫申请了贫困资助,叫他回家后一定叫他爸爸签字,然后再到学校来一趟。第二天,他爸爸终于来了,可是这个“幸福”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长长的头发,满脸胡须,脚上穿着一双拖鞋,这个不修边幅的父亲让我更加失望。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校共育是不可能了。我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先让孩子能正常学习吧。我联系上了幸鑫的小姑,基本保证他的生活后顾之忧后,在想办法整合班上学生的力量,尽力帮助幸鑫。这样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引领,一定会很快进入社会,那时候可真是害了孩子一生。我一定要想办法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
让不幸福的孩子感受幸福
        了解幸鑫家庭后,我开始慢慢了解、关注这个可怜的孩子。通过一时间的观察,让我更加了解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差,学习没有目标,贪玩好耍,不爱笑,也从不招惹别人,做事总是唯唯诺诺。同学不喜欢和他玩耍,他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尽管如此,他非常尊敬老师,对班集体的事很热心,劳动也很积极,只要安排他去做的事,二话不说就去做。他还喜欢画画,而且还画得不错,也爱做手工。这样一个学习成绩差,却品行很强的孩子,让我看到他可爱之处,就这样对他不管不顾,无疑是对孩子的不负责。所以,我想让他通过参加班级活动感受到关爱,拾起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开学的教室布置,我就让他参与板报设计,负责画画。在最后的评比中,我班的板报设计获得了一等奖;在本学期学校课外拓展课程手工制作中,他制作的作品也获得了二等奖,在美术课上他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都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更多同学愿意与他相处。慢慢地,他感受到同学们伸出的橄榄枝,似乎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他开始与同学交流、玩耍。为了让他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和谐,在半期时,我班专门召开了一次“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主题班会,让同学们通过活动,培养友谊,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成为学习和学校生活的伙伴。
        我每天也都会与幸鑫进行一次交谈,鼓励他,问他一天的表现,与他聊聊班上的同学。每周也都会到寝室了解他的情况,生活费够不够,衣服、鞋子有没有洗干净……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又缺乏爱的孩子,要让他正常地生活、无忧地学习,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 ,还得依靠身边的同学。可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我要想办法,在帮助他的同时,既要保护他的自尊,又要教育班上的学生,让他们养成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好品质,这也是建设一个优秀班级的好契机。所以,平时课堂上我会时不时地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让同学们学会相互帮助,学会感恩,并且慢慢地把幸鑫的情况告诉给同学们。知道了幸鑫的家庭情况后,班上的同学都很关心他,也很乐意帮助他。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一个苹果……经常都会看见幸鑫桌上出现这些东西,他也会和同学一起分享。一天早上,幸鑫因为感冒,早上没有吃饭,在教室里吐了,旁边的同学二话没说,拿起拖把把地板收拾干净,有些同学到超市给他买牛奶、面包,看着同学们为他跑来跑去,而没有嫌弃,他的眼睛红了,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教的另外一个班的孩子知道幸鑫的情况后,都愿意帮助他。在本期开学初,有两个孩子就拿来了自己的压岁钱给幸鑫做生活费,还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每人每天节约1块钱,拿给幸鑫做生活费……不仅仅是同学,还有老师们,年级领导也向他伸出了关爱之手,我班的政治老师段老师给他买来了牛奶;18班班主任黄老师经常鼓励他、表扬他;年级领导给他减免了大部分费用。在这么多关爱他的人面前,他变得更有礼貌,也更可爱了。
        初一学年即将结束,在这一年里,幸鑫变化了不少,虽然成绩上起色不大,但他变得爱笑了,做事也更积极了,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与同学们相处更融洽了,班上的同学也正因为对他无私的帮助,也教育了自己,整个班集体变得越来越团结。他们经常说: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幸鑫!

教育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任务只有学习,不用考虑吃穿,凡事都有父母操心。大部分孩子过着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有着像幸鑫一样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孩子,快乐时没有家人分享,难过时没有家人倾诉,就像一颗孤零零的野草,没有依靠。不幸的家庭是阻碍他们成功的绊脚石,缺乏关爱、无父母管理和无自信又是导至他们成绩差的关键因素。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任何人也都无法代替。一个没有享受家庭温暖的孩子内心是脆弱的。对他们的教育只有在达到心灵深处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作为班主任,我首先给予他的是关爱,想尽办法解决他的生活后顾之忧,让他明白,他是有人关心,有人爱的孩子。其次,用心发现他身上的一切闪光点,为他创造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和存在感。再次,利用集体的力量给他帮助,让他在生活和学习上不掉队,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最后,尽力做好他成长之路上的人生导师,引领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之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