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在对话课有效参与度的实践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潘志军
[导读]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对话课课堂中的低效参与现象

        潘志军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世埠小学  528318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对话课课堂中的低效参与现象,结合教学实例介绍了几种具有思维度、交际度和愉悦度的对话课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有效课堂参与度  激发思维  真实情景  

        根据Astin(1999)提出的“学生参与理论”,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投入时间越长,付出的努力和尽力越多,收获则越大;也有国内学者研究证实,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其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才会是有效的(曾琦,2001)。由此可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对于达成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关键作用(方明,2013)。
        经过我的观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普遍比较高,但学生往往对知识的掌握却不理想,原因何在?经常听到这样的假高效课堂,老师抛出问题,全班学生像背书一样把答案整齐地说出来,很多学生便会出现鹦鹉学舌现象,人云亦云。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只有开口说英语,就是在进行口语操练,就能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以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是低层次的参与。从而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度高不一定能造就高效课堂。很多课堂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在课堂中的低效参与现象比较突出。本文将从对话课课型介绍几种具有思维度、交际度和愉悦度的对话课活动,让学生主动有效参与课堂中,从而进入高效课堂。
        一、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热身活动,提高学生有效的课堂参与度。
        课前热身活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整节课的课堂参与。小学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不愿被动地适应、服从、模仿或执行,而是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具有激发学生思维的热身活动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拓展补充新的知识,启发学生对该话题的思考,深入领会英语文化,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也可以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为随后的其他课堂教学活动做好铺垫”(肖丽琼,2013)。
        (一)围绕主题,运用头脑风暴设计热身活动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
     上课伊始,学生往往还没做好进入对话学习的准备,通常游离于话题情景之外,学生的思维尚未激活。教师可围绕话题设计头脑风暴活动,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1What’s he like ?A Let’s talk 本话题是谈论人的外貌特征,为了有效检测学生对描述人外貌特征已有的知识储备,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型空当图,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猜测其外貌特征,学生情绪高涨,跌跌欲试,给出了各种猜测如:He\She is tall\short\strong\thin\young\old……. He\She has short hair\long hair\big eyes\small eyes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面对同一个平面人型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给出了符合话题的多种猜测,努力探求与图形相吻合的答案。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又诱发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开启发散思维,有效参与课堂活动中达到我想要的课堂教学目的和效果。
(二)围绕主题,利用信息差设计热身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更是思维的工具。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对没有思维价值的学习活动已不太感兴趣。

热身环节是一节课的伊始,想要启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有效的课堂参与度,就得从热身活动开始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含有信息差的热身活动能激发学生开启思维之门。
        二、深挖文本中人物情感,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参与度。
        阅读文本是英语学习的一种主要输入方式,对话课教学需要足量的优质输入,才会有令人满意的输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发觉学生对阅读文本不感兴趣,谈读色变,部分学生觉得文本很熟悉,没有挑战性,部分学生对文本似懂非懂,却缺乏阅读的兴趣,因而学生阅读文本的有效参与度较低。离开学生思维参与的阅读教学活动,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仅靠一种策略难以真正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有效参与度。文本本身是静止的无情感的,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创新是思维的生命,教师可以通过深挖文中人物情感,赋予课文新的生命力。如我校章老师把戏剧教学方法“Emotion Party”融入对话文本阅读中,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情感进行对话阅读。
        三、拓展课文表演情景,激发学生的表演参与度。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的语言运用与实践,在英语教学中表现为能用英语做事情。英语学习离不开情景,在缺乏语言情境或语言情境不太适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的对话中,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语言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语用功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
2011版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如五年级下册Unit5 Look at the monkeys Part B let’s talk 中的主要句型是What do you see? What are they doing? Can you see the monkeys?教材中提供的森林情景,John 和Wu Yifan 在森林里看动物,John有望远镜能看到远处的动物,而Wu Yifan 则看不到远处动物,这样的生活经验很少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场景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学生表演该文本的的参与度较低。
   (二)续编文本对话,完善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才能通过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5 Whose dog is it? B Let’s talk本对话内容如下:
(Sam is at Chne Jie’s home.)
S:Where is Fido now?
C:He’s in the kitchen.
S:Is he drinking water?
C:No, he isn’t. He’s eating.
S:Can I play with him now?
C:Yes. Can you take him to the park?
S:Of course! Fido, come here!
F:Woof, woof!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正在进行时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中笔者发觉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正在进行时的用法。
        只有立足教材,超越教材,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语言活动情境有助于学生能发挥想象快速进行情境角色,提高学生的续编兴趣,课堂的内涵才会得到扩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有效参与度。
        想要提高学生在对话课的有效参与度,教师就得从热身、输入仿读和输出拓展表演活动设计中,融入思维度、交往度和愉悦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发掘他们的思维潜能,设计具有思维价值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有效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姚映红,钱小芳.《利用英语微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地行动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5.04 (17-22)
[2]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