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华
山西省中阳县城内北街小学 山西 中阳 033400
摘要:数学计算贯穿着小学数学几乎所有知识板块,因此小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学习很重要。虽说让学生具备数学计算能力很容易,不过如果让学生具备数学思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就可以看出,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不单单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是要让他们懂得知识的本质,并懂得自主探究学习。而这些要建立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灵活化以及学生对学科感兴趣的前提之下。故教师应从引导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兴趣出发,使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计算时除了掌握计算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数学计算方法
一、引言
当前亟需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时要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核心内容,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全面性以及个性化发展。而这些均要基于教师选择使用多元化教学形式来教授学生。新课改后,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形式由单一模式转为更多样化与实际化,同时也更注重学生的运用能力,因此对于教师在教授学生小学数学计算的时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计算的兴趣以及锻炼学生计算能力。基于此,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作一个探讨与分析。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方法的现状
常年来我国的教育形式均为应试教育,学习成绩高于一切,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探索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均不很重视,这使得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为了教学的进度以及考试成绩,大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更多注重计算的方法、过程及结果方面的教授,同时采取题海战术,布置大量作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学生也一直处在一种枯燥乏味的机械式反复练习中,只知道解题以及解题的速度,并没有对计算的原理以及本质的思考与探索。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学生成绩得到提高,但倘若学习只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那么学生对于数学这一门课程的兴趣只会有减无增。虽然当前我国的教育形式已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并且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度正在逐渐增大,不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且素质教育实行的时间并不很长,很多教师仍然不知如何将理论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三、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方法的探析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够深,其思维模式也尚未真正形成,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这轻松、自由的情境中建立逻辑思维,并更能增加其有自主探索的意愿。以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小明与妈妈去文具店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并让其更容易理解题意。情境可这样设计:开学了,小明妈妈给了小明15元钱去文具店买新笔记本,文具店里笔记本的标价有6元、7元、8元、9元的不同本子。同学们,小明需要买两本笔记本,他买哪两本最省钱呢?通过这样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快速将自己代入到小明的情境中,开始试着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就此开始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此类创设情境的教学形式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会由于解决了问题而有成就感,从而对数学计算的兴趣更浓厚。
(二)教学多样化,采取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
在教授小学数学计算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数学计算不单单只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知识点,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使用到的生活工具。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理解以及应用。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组间竞赛的形式为学生组织一个数学计算竞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通过选举的形式选出一位或多位同学参与管理班级的财务,学生通过记录班级财务的支出、收入,了解到数学计算的重要性,体会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通过诸如以上的特色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在亲身体验中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以及数学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三)计算实际化,将计算能力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新课改的大氛围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教学时,除了采取多样化教学策略,也需要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教师可通过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学生能够将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学生才会在积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可以依据课程内容寻找合适的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如买菜、买衣服等),引导学生在这些真实的情境中应用自己所学的数学计算知识。学生通过诸如此类的引导之后,在之后的生活中会有意无意地发现与数学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会不自主的想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但让学生在不自觉中锻炼了自己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升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质量
将多媒体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使教学多元化,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提升教学质量。以北师大版五年级的《长方体》一课作为例子,通常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需要在黑板上画很多图形,这时倘若教师有绘画功底倒还好,要是教师的绘画能力较差,在黑板上所画的图形并不能给学生很好的观感,这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同时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而倘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教授,学生就可以从视频中的直观看到可以随意翻转,随意拆解的长方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长方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基本特征的理解,从而强化了学生的空间感,为学生在之后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教师在教授一些较为抽象化的知识时,均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快、更直观的理解这些知识,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小学数学计算虽然简单,想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并非很困难,不过由于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感等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计算的时候,需要创建较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以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都得到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丽.小学数学计算方法的培养与创新[J].新课程(小学),2018(12):136.
[2]黄荣.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方法探析[J].读写算,2018(32):184.